葫芦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 [复制链接]

1#

一、分布与危害

(一)分布

全国:10个省(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西、湖南、浙江、云南、贵州、四川)

我省:3个市(永州、郴州、怀化)21个县有发生,其中有虫有病区11个,无虫有病区10个;江永、道县、回龙圩、宜章、临武、通道等6个县发生重。

(二)症状识别

1、叶片均匀*化。多出现在秋季气温局部回落后所抽生的晚秋稍上,新稍叶片不转绿,逐渐形成均匀*化,多出现在树冠外围、向阳处和顶部。

2、叶片*绿相间(斑驳*化)。叶片转绿后局部褪绿,形成斑驳状*化,斑驳位置、形状非常不规则,呈雾状,没有清晰边界,多数斑驳起源自叶脉、基部或边缘。

3、红鼻果。主要表现为成熟期果实转色异乎寻常的从果蒂开始,而果顶部位转色慢而保持青绿色形成红鼻果。

(三)危害

柑橘*龙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

1、减产量、降品质

一般只危害芸香科植物,不仅造成产量损失,还严重影响品质;病树发病轻则危害部分枝条,结果能力逐年下降,严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受害毁园。

2、柑橘“癌症”

病菌在植株体内有很长的潜伏期,一旦植株表现症状,难以恢复健康,最终植株死亡,失去结实能力,因此被称为柑橘“癌症”。

湖南省内柑橘*龙病处于流行高峰期。经过防控,当前疫情程度总体较轻:发生面积13万多亩(按病树折算),轻发和中发区域较多,病株率较低;木虱虫口密度不高。稍有松懈,扩散蔓延风险很大:带菌病树和木虱分布范围大,病源点多;湘南万亩柑橘都是风险区。

年,砍病树多万株;年,砍病树近万株。

二、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薄壁菌门韧皮部杆菌)

传播:柑橘木虱自然传播、柑橘苗木人为传播。

三、防控技术

(一)防控策略: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持续治理。

(二)防控路径:抓好“苗、虫、铲、检”四个关键环节。

(三)防控技术:强化检疫监管、种植健康种苗、统防统治木虱、铲除染病植株。

1、种植健康种苗

(1)规划好柑橘产业;

(2)新种检疫合格的苗木,做到不乱育苗、不乱调苗;

(3)补检疫合格的假植大苗。

2、统防统治木虱

(1)防治时期

冬季清园可以消灭越冬成虫,能够显著减少春季虫口基数。

新梢抽发期应该在新芽长度0.5~1.0厘米时开始喷药防治,随着新芽的生长,相隔7~10天后再次喷药。

砍除病树前,要喷药。

(2)防治药剂:

烟碱类农药: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

有机磷类农药:*死蜱、辛硫磷;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高效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丁硫克百威、新型吡咯类农药虫螨腈等。

冬季清园最有效的药剂是:矿物油乳剂+*死蜱+炔螨特;石硫合剂;松脂合剂。

农药应轮换使用以避免抗药性产生。

3、清除病树

(1)消除惜砍心态

树立“病树就是菌源,就是传染源”的意识,要有“砍一株保一园,砍一园保一片,砍一片保一业”的信念。

(2)采取五步法清除

应先施药防治木虱,再清除病株。清理病树要,即“一锯二划三涂四包五埋”,防止病树桩抽发新芽,留下隐患。特别是对失管果园和房前屋后病株,一定要采取各种措施清除病树,确保彻底肃清田间*源。

4、分类施策

(1)病虫兼有区

轻发病果园:果园病株率在3%以下,危害程度相对较轻,经济损失基本忽略不计。加强果园培管,提高植株生长势,增强植株抗逆性。加强田间巡查,及时清除田间病株,补栽无病*柑橘大容器苗。在柑橘抽梢期,加强田间木虱监测,及时掌握其发生动态,适时施药防治;平时结合其他病虫防治作业,兼顾做好木虱防治,确保田间木虱虫量始终处于极低水平状态,达到疫情不扩散蔓延,不影响果园生产的目标。

中发病果园:果园病株率在3%~30%,有一定危害程度,但还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加强果园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病株,补栽无病*大容器苗,加强田间木虱监测,适时做好木虱防治,抽梢期主治木虱,平时兼治木虱,确保疫情不扩散蔓延,争取经过几年防控,将病株率控制在3%以下。

重发病果园:果园病株率在30%以上,危害程度重,经济收益差。应立即实行全园清除,改种其他非芸香科作物。

(2)无虫有病区

即尚未发现柑橘木虱,但有柑橘*龙病发生的柑橘种植区域。

加强柑橘木虱和柑橘*龙病监测,及时清除果园病树,结合其他病虫防治作业,兼治木虱。切实做好苗木检疫监管工作,防止疫情人为传入。

(3)无虫无病区

即临近柑橘*龙病发生区域的柑橘种植区域。加强柑橘*龙病和木虱监测,强化柑橘苗木检疫监管,加强果园管理,防止疫情传入,实现区域内无病状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