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一个熙熙攘攘的早晨,街道两边的小摊贩还像往常一样出早市卖早点,上元县县衙门口的鸣冤鼓却急促地响了起来。
县衙门口一下子聚集了不少人,走近了看,能看到敲鼓的是一个哭哭啼啼的年轻女子。
上元县的县令元绛赶紧主持升堂,那女子跪在堂下,哭着说自己的丈夫被人砍断了双腿,她知道凶手是谁,求县令为她做主。
女子虽然哭的声音很大,眼神却似乎时不时瞟向四周。女子在说谎吗?她又为何说谎呢?
这是北宋的一桩离奇杀人案,到底是哪里离奇?元绛又是如何只凭一件衣裙就破了案呢?
北宋时期的离奇案件众多,善于破案的神探也不少。
例如许多人都不陌生的黑面包公—包青天包拯,包拯铁面无私,用虎头铡不知斩杀了多少凶手;还有《大宋提刑官》主角宋慈的断案手法也令人拍案叫好,一本《洗冤集录》更是成为法医界的必读专著。
在人才辈出的宋代,还有一位断案奇才,便是这上元县的县令—元绛。元绛破案无数,最典型的就是只通过一件衣裙就找到了这桩离奇杀人案的凶手。
元绛生于钱塘,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他的祖父曾是吴越的丞相。
可是到元绛父亲这一代,家族已经没落,甚至贫穷到连出行的路费都出不起,这也让元绛失去了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元绛自打一出生便展示出其聪明才智,从小聪颖机敏,五岁便能作诗。这在当时不可思议,元绛妥妥地成为了当地的神童。
八岁的时候,早已有神童名声的元绛受邀到荆南太守家里做客。太守看着传说中的小神童,也起了考较之心。这孩子是否真的像传闻中那么聪明呢?
于是给元绛出了三道题。这三道题对于一般的孩童还是比较难的,可是小小的元绛对答如流,不仅都回答对了,还没有生出一点胆怯之心,全程从容流利。
他不卑不亢的性格更是让荆南太守更加喜欢了。
就这样,荆南太守起了爱才之心,想要把元绛推荐给朝廷。
于是给元绛写了一封推荐给朝廷的推荐书,让他拿着推荐书当时的都城—东京去。
这封推荐书相当于元绛做官的敲门砖了,是旁人求也求不来的,按理来说以元绛的才能到了东京肯定能得到更大的赏识,怎么也得分个小官。
可谁能想到,推荐书是有了,元绛家里却穷困到没有送他去朝廷的盘缠。
北宋的都城在东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而元绛家是杭州的,即便是拥有火车、高铁的现代,从杭州到开封坐火车也需要十几个小时。
更不要说是只能坐马车或者坐船的古代了,这一路折腾下来自然要花费不少盘缠。
古代有许多读书人进京赶考都要提前几个月甚至一年出发,路上的吃食、住店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以元绛当时家中的情况根本负担不起。
只能说是家庭情况让他白白失去了这次出人头地的机会。本以为失去这次机会之后,通过参加科考也能一次考上,却没有人知道,这是元绛第一次,却不是最后一次失去良机。
无法去东京的元绛继续读书,家中的条件也随着时间慢慢好转。又过了几年,元绛长大了,比起少年时更加博学好问。
饱读诗书的他仍然想要报效朝廷,于是去参加科举考试。少年才情的元绛信心满满,一路通过了乡试、会试。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一级一级的考,最先考乡试,成为举人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
会试要入京赶考,元绛此次到东京也是顺利地通过会试,成为贡士。下一步是殿试,也就是皇帝出题并监考。
本以为元绛这次能牢牢抓住机会,却没想到在廷试时搞错了赋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题目审错了,殿试的题目是皇帝出的,大多问的是治世之道。
古代的科举考试就像现代的写作文,连作文题目要求都搞错了,又怎么可能得到高分,进士及第呢?
当时的殿试是实行淘汰制的,即使在自己的省内是第一名,到了殿试表现不好照样会被淘汰,淘汰自然就没办法做官了,没被淘汰的便进士及第,依据排名分官职。
元绛这次科举考试的结果很显然,他第二次失去了做官的机会,只得到了一个学究的出身。
学而优则仕,古代人对于当官还是十分执着的。范进五十四岁才中举人,就已经高兴的发疯了,更有许多古代人考了一辈子的科举考试,考到两鬓斑白还在考。
可想而知,年纪轻轻的元绛自然不会放弃。
终于,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的元绛在殿试中正常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年,年仅22岁的元绛中进士及第,被任命为上元县的县令。
22岁就中进士在古代还是非常少见的,宋代前期的科举考试殿试淘汰制度比较严格,全国的考生只有几十上百人考上进士,相当于我们现在全国考试考进了前几十名,比高考还要难。
我们所熟知的大文豪苏轼21岁中进士,已经是当时的佼佼者,如果元绛第一次殿试审错了题目,也应是21岁中进士,可与苏轼比肩,由此可见元绛的才情出众。
古代更是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说三十岁考明经或许年龄有点大,可是五十岁考上进士却是年轻的。
宋代的高官宰相都是进士出身,可以说考上了进士就拿到了官场的入场券。元绛也开始他的为官之路,赶往上元县赴任。
上元县,北宋时隶属江宁府,是现在的江苏省江宁县。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江宁县,提起南京却不陌生,江宁县就是南京的下辖县。
南京离元绛的家—杭州不算远,到这里做官风土人情倒也还算适应。
一向勤勉的元绛每天都是早早起床处理衙门公务,这天早上还像往常一样在衙门处理政事,却听身边的小厮来报说有一个女子敲响了鸣冤鼓,这会儿正跪在衙门门前哭诉,说是什么他的丈夫被人砍断了双腿。
元绛一听赶忙穿上官服,命人准备升堂。“威------武”随着升堂的声音,那敲鸣冤鼓的女人也被带到了堂下。“有何冤屈,如实说来”元绛问道。
只听那女子边哭边说,他家丈夫昨日半夜里被人砍断了双腿,血流成河,她知道凶手是谁,求大人把凶手绳之以法。她一大早发现,就赶紧上衙门来报案。
这女子边哭边说,好像是伤心的要昏过去。“你说你知道谁砍了你丈夫的双腿?是谁?你有何证据?”元绛又问道。
女子赶忙止住了哭声,肯定地说道“就是昨天和我丈夫打架的人,一定是因为昨天我丈夫打了他,他怀恨在心,想要报复,半夜偷偷上门来的,我隐隐约约好像看到了他的身影,可是我不敢发出声音,生怕他连我一起杀了呀”,说完之后女子又悲痛的哭了起来。
元绛听完后吩咐人将昨日看到女子丈夫打架的目击者带来,他盯着女子的神情不似作假,可却不能听信她一人之言。证人被带上堂来,“你们可是看到了昨日他俩个打架的情形?”元绛发问。
堂下的几个人跪着,面对县令还是有些害怕,这时候有一个胆子稍大对女子丈夫又比较熟悉的邻居说,女子丈夫昨日确实和一个人打架了,而且还说出这女子丈夫平日里就嗜酒,每天在酒馆里厮混,经常见他醉醺醺的回家。
有时候,喝了酒的女子丈夫对邻居也不客气,不过邻居知道他那人喝醉了酒就发疯,也没有搭理过他,就算是吵两句,也没有动过手。
只有昨天,女子丈夫喝的烂醉,在家门口与同村的一个人发生了口角。
正巧那人也喝醉了,两个喝醉的人意识都不清醒,吵着吵着就打了起来,女子丈夫身材高大些,把那人打倒在地还啐了几口就骂骂咧咧地走了。
被打倒在地的同村人站起来后恶狠狠地说这个仇他早晚要报。
这个邻居说完,其他几个目击者也附和说他们也看到了,不过怕牵扯到自己,就不敢去拉架。
元绛听完证人的供词便下令把打了女子丈夫的人带来,同时还让人把女子的丈夫带来。那个打人的还在家里昏睡,很快被衙差送上了大堂。
来的路上,这个人已经听人说起了这件事,一进衙门就直呼冤枉。他说自己昨天喝醉了,虽然打了女子丈夫却并没有半夜报复,一直在家里睡觉。
至于说要报复也只是放狠话,毕竟喝醉了的人说什么都没有顾忌。
元绛看着堂下的男子陷入了沉思,这时,派去带女子的衙差回来了,带来一个消息,女子的丈夫死了。
女子一听赶忙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喊这个人就是凶手。元绛盯着痛哭的女子感觉有一些古怪,却又不知道古怪在哪里。
元绛让人将死者的尸体抬上来,由于死者的双腿被砍断,已经是满身的血污,他走上前去查看,发现男子因为被砍去双腿,衣服上都是喷溅出来的血液。
按理来说,血液的喷射应该不止是男子的衣服,应该连他们家的床上,地上都有血。
元绛又回头看那报案的年轻女子,虽然是在痛哭,可是穿戴整齐,甚至还有过精心的打扮。哪有丈夫死了还精心打扮的女子呢?
他心中有了疑惑,心生一计。“人证和目击者具在,将这个与死者有过打斗的人抓起来,压入大牢,退堂”。
被抓起来的打斗者大喊冤枉,那女子却在众人不经意间弯起了嘴角。
退堂后,熟悉元绛的师爷十分困惑,平常县令办案都十分地谨慎仔细,这次怎么有些草率呢?元绛似乎是看穿了他的疑惑,笑着说“你且等一会。”
师爷看着元绛对几个衙差叮嘱了几句,疑惑不已,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县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多时,派去的衙差兴奋地回来报告:“大人,您真是神了,那女子真的没有回家,而是去找了一个和尚,他们俩举止亲密,似是相识已久,那女子脸上哪里还有半点伤心之色。”“把女子和那个和尚都带回来”元绛立即道。
女子和和尚很快被带回了衙门,这时候的女子才漏出了一丝惊慌的表情。元绛对二人严加审问,女子才道出与和尚的私情。
原来,这女子早就与和尚通奸,只是碍于女子的丈夫一直不能双宿双飞,昨日两人在家中私会差点被女子丈夫撞破。
二人遂起了杀心,又听闻昨日死者和人起了冲突,觉得这是一个栽赃陷害的好时机。
和尚便在半夜砍了男人的双腿,女子则早上去衙门贼喊捉贼。后来因为担心男人醒过来说出真相,和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男人杀死了。
刚才二人私会以为已经蒙混过关,没想到衙门的人就在不远处看着他们。二人这才从实招来。
幸亏元绛观察仔细,才没有让真凶逃出法外。衙门外的人听了之后不禁唏嘘,通奸杀夫还想栽赃给别人,这二人死了都不亏。
结案后,元绛身边的人好奇他是怎么看出来不对劲的呢?元绛说,那女子似然一直在哭,可是眼睛却不时看向别处,哪有人死了丈夫还有心思看别人的呢?
最重要的是那女子的衣裙干干净净,一点血污都没有。
她说自己早上一起来就来报案,明显是没有换衣服的,可是昨晚她的丈夫流了那么多血,同床共枕的她怎么可能身上一点血污都没有。
即便是那女子新换了衣服,可若真是丈夫贼人所害,还有那个女子会注意自己的穿戴整不整齐呢?
身边的人听了元绛的解释恍然大悟,这位年轻的县令看出破绽却不动声色,将计就计拿下真凶,真是犹如神探。
没想到一件小小的衣裙竟然是案件的突破点,对这位县老爷不禁心服口服。
元绛破的这件通奸杀人案不仅是衙门上的人和上元县的百姓更加信服,还为他自己带来了新的机遇。
范仲淹听说了元绛的破案才能,向上举荐他。元绛因为出色的政治才能也步步高升,官至参知政事,基本等同于宰相,地位举足轻重。
少年成名的元绛虽在年少时错失两次做官的机会,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后来元绛还做了太子太保,也就是太子的老师,还写了《全宋词》。
女子与和尚狼狈为奸的离奇杀人案是元绛破获众多案子中较为离奇的一件,也让他被世人称为断案奇才。
他心细如发的断案手段倒是值得现在的刑侦人员学习。只可怜了被女子与和尚杀害的丈夫,即使抓到凶手也没办法死而复生,真是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