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女人痛经怎么办,大姨妈来了的暖心呵护 [复制链接]

1#

女人真是坚强的动物,不但要肩负生儿育女的任务,还得面对每个月来了也烦、不来更烦的大姨妈。研究显示,约75%的未成年女性和25%~50%的成年女性会在经期遭遇疼痛与不适,有的甚至痛得死去活来。痛经多是因为月经来潮时,前列腺素的分泌增加,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或是因子宫内膜大块脱落时,堵塞住子宫颈口,造成子宫强力收缩所造成的。特殊时期来了,应该怎么呵护才能让自己舒服一些呢?

1、热敷


  痛经特别严重的人,在经期会觉得整个人都暖和不起来,尤其是小腹部位,会出现冷痛的感觉,这种情况会导致经血凝固成血块,从而导致经血受阻,不易排出体外,这是导致痛经的常见原因。一般来说,待血块排出体外后,痛经的症状就会缓解。针对这一情况,建议热敷小腹,可以加速腹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血块的形成,从而减轻痛经的症状。

2、练习瑜伽操:

屈膝俯卧式


  功效:有效舒缓神经及身体疼痛,纠正子宫后倾,尤其适合在轻中度痛经时练习。


  体式:跪坐式,双手自然垂放于体侧。呼气,双手尽量前伸,同时上半身向前俯卧,是胸部贴近膝盖,想象自己像一只蜷缩着放松的小猫,感觉非常舒服。两臂打开向前平伸,舒展拉伸上半身紧绷的肌肉群,加速血液流动,慢慢让自己进入半睡眠之中。动作保持15~30分钟。

3、注意保暖:

保持身体的温暖加速血液的循环,多喝热水在腹部放置热水瓶,这种方法有着最快的效果,还可以进行指压法,脚底的有一穴位与盆骨的气路相连,在左右脚此节点按压数次就会有所功效。

痛经时,可试在以下穴位按摩:


  关元穴:重要的保健穴位,具有补培元气的功效,可治带下、经痛、月经不调,正确位置是肚脐下三吋处。


  中极穴:人体重要穴位之一,具有治疗月经不调、经痛、崩漏的功效,位于肚脐下四吋处。


  方法:每个穴位按压两至三分钟,直至有局部酸胀的感觉即可。

平时一定要做好小肚子的保暖工作,可以经常用手揉搓腹部,或者使用热水袋敷的方式来给小肚子保温,加速血液流动,也要注意天冷及时加衣,还有,脚部保暖也十分的重要,因为寒从脚起嘛。

4、中医疗法:

痛经中医治疗偏方有温经散寒汤。该偏方可以温经化瘀,散寒止痛。患者可以准备十克当归和川芎,十二克赤芍和白术,二十克紫石英和十二克五灵脂,十克金玲子和六克葫芦巴,十克延胡索和十二克制香附,六克小茴香和艾叶。月经期间腹痛发作的时候,每天可以服用1剂,早晚1次。

当归赤芍治疗痛经,该偏方可以清热消肿,行瘀止痛。需要准备十克当归和十二克川芎,十二克赤芍和大生地,三十克红藤和二十克败酱草,十克金铃子和十二克炒五灵脂,五克炙乳没。药材用水泡半个小时,再煎半个小时。腹痛发作时,早晚服用1次。

饮食疗法:

1、姜枣红糖水


  材料:生姜、大枣、红糖各30克。


  做法: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碎末,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


  功效: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以及*褐斑。

2、山楂桂枝红糖汤


  材料: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克。


  做法: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l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温经通脉,化淤止痛功效。适用于女子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

3、牛奶加蜂蜜: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可以不可以缓解甚至消除疼经之苦,效果极好。

注意忌口:行经前及经期尽量不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冰淇淋、烧烤、辣椒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