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都地名故事杜甫诗中的传奇美味 [复制链接]

1#
怎么治疗癜风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124508.html

杜甫出身于烹调世家,家学源远流长,加上寓蜀近十年,写四川饮食诗至少三十余首。

壹蜀酒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为杜甫于代宗宝应元年()往梓州时作:

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

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可见杜甫对蜀酒与川菜吃得愉快,赞美备至,故蜀酒自古已负盛名。

杜甫蜀中飘泊时期,自上元元年()至大历五年(),此时“安史之乱”方平息,又有吐蕃、回纥之祸。长安再度陷落,唐朝危急。此期间,杜甫除有数月在幕府供职外,大部分时间是无官在身。其在成都浣花溪畔营建草堂寓居,作《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关尝对马*。

此诗为宝应元年()所作。青城山为道家所推重的名山,在四川省灌县西南十五公里处,山巅有上清官,山林有建福宫,山腰有天师洞等著名寺观。杜甫诗中所言青城乳酒,现由灌县青城山道家饮料厂生产,名日“洞天乳酒”。

此酒为道家秘方酿制,由青城山道协会长傅元天领导生产。以茅梨为原料,用清澈山泉配以醪糟,白(曲)酒及白(冰)糖酿成。酒呈乳白、带青玉色,浓稠如乳,具有果味、酸味、香味、甜味、酒味等五味。此外,尚有一种由傅元天指导、青城山猕猴酒厂生产的青城乳酒。

“渔父”,乃杜甫自道:“怜渔父”,用《楚辞》人醉我醒意。“马*”者,*州谓驱使骑为马*。诗中马*即指走送乳酒者。末句暗用西晋羊祜饮陆抗酒事。此虽为送酒而致申谢作,亦可知青城乳酒、气味俱佳,诫乃国色天香。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约作于代宗宝应元年(),立春从第五个戊日,因不期则遇老农,被强留饮,藉田父歌颂成都尹严武之放兵务农。严武父、严挺之,为杜甫旧友,严武对杜甫极为照顾,二人交谊亦甚密切。杜甫藉由田父赞美严武,实即自己赞美严武。全诗表达农民之好恶爱憎。

诗曰:“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主人仍在大声索取下酒之乾果,杜甫屡次起身告辞,欲被主人不时掣肘挽留。柔言索物谓之“泥”,主人浓情厚意,使宾主尽欢之情状,宛然在目。

《后唐书》:云安县,属夔州,今云阳县,杜甫赞美云阳所出之酒。“曲米春”为酒名,唐时酒多以春字名之,如《国史补》记载:“酒有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等,子美亦云“闻道云安曲米春”。

唐代,中国各地名酒不下数十种,出自四川绵竹的剑南烧春、宜宾的荔枝禄、成都的锦江春、郫县的郫筒酒、云阳的曲米春,均已为当时人所称道。

杜甫晚年居之草堂,座落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系子美有生以来第一次摆脱纷扰人世,在此小天地过着半隐居生活。《狂夫》诗日:“厚禄故人书断绝”。住处既是难得有人造访,崔明府相过令其喜出望外。“盘飧市永元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在四川,无论独酌,或三五举杯,甚至喜庆筵席,四川人要有肴馔相佐,由是可知。

贰鱼

四川省位于长江中、上游,四山环抱,江河纵横,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古称“天府之国”。盆地、平原、浅丘地带气候温和,四季长青,水利发达,灌溉成系,盛产粮、油、果、蔬、笋、蕈,家畜、家禽不但品种繁多,且质尤佳,均为川菜烹饪之主要原料。山岳深丘地区多产熊、鹿、獐、麂、贝母鸡、银耳、虫草等山珍野味。江河峡谷所产各种鱼鲜如江团、雅鱼、岩鲤、中华鲟鱼等,品种特异。

今读杜诗,见其在夔州有《鹦鹉》、《孤雁》、《鸥》、《猿》、《麂》、《鸡》、《*鱼》、《白小》等诗作,可知飞禽、家畜、河鲜靡不毕具。

1.丙穴鱼(雅鱼/嘉鱼)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一云: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

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

鱼知丙穴由来关,酒忆郫筒不用酤。

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此为代宗广德二年()春,自阆州归成都中途所作。

严郑公,名武,封郑国公,与杜甫情谊甚厚,已如前述。《新唐书严武传》载:“(代宗)宝应元年()自成都召还,拜京兆尹,明年为二圣山陵桥道使,封郑国公,迁*门侍郎。广德二年,复节度剑南。”得知严武复节度剑南,杜甫遂作此诗,回忆昔日一起品鱼酌酒之情。杜甫欲归草堂,乃为严公再镇也。“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思成都品物之佳,盛赞四川之“丙穴鱼”及“郫筒酒”。

《尔雅·释鱼第十六》日:“鱼尾谓之丙。”《水经注》:“穴口向丙,故曰丙穴”。左思《蜀都赋》:“嘉鱼出丙穴”。宋祁《益部方物略记》云:“丙穴在兴卅,有大丙小丙山,鱼出石穴中,今雅州亦有之,蜀人甚珍其味。左思所谓嘉鱼出于丙穴中。”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释:“汉中沔阳县北谓丙穴,兴州、雅州亦有丙穴,万州梁山县柏枝山亦有丙穴,达州明通县又有丙穴,上述皆产嘉鱼。

《西阳杂俎》曰:“丙穴鱼食乳水,食之甚温。”古称“丙穴鱼”,即今四川俗称之“雅鱼”,学名“齐口裂腹鱼”,又称“嘉鱼”。体长稍侧扁,腹圆,吻圆钝,口下位、微弯。下颌具有发达而锐利之角质边缘,下唇新月形,上有许多乳状小点突起。须二对,下咽齿三行,匙状,顶端钩曲。体被细鳞,排列整齐,胸腹部不裸露,有明显鳞片,臂鳍与肛门两侧各具臂鳞一排,鳃孔后方侧线下有大鳞片。体背部为暗青灰色,腹部银白,体上侧有细小黑色斑点,背鳍与偶鳍为青灰色,尾鳍红色。

雅鱼为底层鱼类,喜生活于急流与水温较低之水域中,为岷江、大渡河水系常见食用鱼。个体大,一般重0.5~l公斤,最大可达5公斤,产量亦多,并具肉多、刺少、质嫩等特点。雅安地区烹制之沙锅雅鱼久负盛名。

年,四川省水产局与四川农学院联合组成的雅鱼资源考察组,于雅安宴场河上游发现新种雅鱼,与上述特征有共同处,唯不同者:鳞片隐藏于一层透明之胶状皮层下,胸部无鳞,故被该考察组订名为“隐鳞裂腹鱼”。

2.鲂鱼

《观打鱼歌》曰:

绵州江水之东津,鲂鱼鲅鲅色胜银。

渔人漾舟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

众鱼常才尽却弃,赤鲤腾出如有神。

潜龙无声老蛟怒,回风飒飒吹沙尘。

饔子左右挥霜刀,鲶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

君不见朝来割素髫,咫尺波涛永相失。

此诗为杜甫于代宗宝应元年()至绵州作。绵州,古属川西道,今四川绵阳一带。

此诗前半部分叙打鱼事,鲂鱼体形似鳊,但背部特别隆起,色银灰,脂肪丰富,肉质鲜美。“鲅鲅”为鱼著网声然,盖鲂鱼味美,故渔人取之,“众鱼”“赤鲤”、“潜龙”、“老蚊”,具属陪衬。后半部分复记鱼鲐,“绘飞”,言其薄,“金盘”,言其盛器之华,“白雪高”,言其洁且多之意。继用“徐州秃尾”指酶鱼,似鲂而头大、肉不美,故里语日:“买鱼得鲔,不如啖茹。”徐州谓之鲢,或谓之鳙,殆所谓徐州秃尾也。“汉阴槎头”为汉水出鳊鱼,肥美,常禁人采捕,遂以竹木编成之筏断水,因谓之槎头缩项鳊。秃尾槎,亦属故事伴说。“远循逃”,听其遁去也。

捕得鲂鱼,继而鱼脍,一饱之后,仍旧萧瑟,亦何苦残生。且此鱼一经剖割,永与波涛相失,渔人能不见之而伤心乎。此诗除可当一篇戒戒杀文,亦可知“鲂鱼肥美知第一”。《又观打鱼》曰:

苍江渔子清晨集,设网提纲取(一作万)鱼急。

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

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

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绘还倾杯。

日幕蛟龙改窟穴。山根缯鲔随云雷。

干戈格斗尚未已,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此诗与《观打鱼歌》同为在绵州作,杜甫再至东津,观取鱼而有感,渔人老者称为渔父、渔翁。诗中“渔子”、“主人”,应为绵州杜使君。因诗语讽切,故题讳其人。

全诗从竭泽而鱼虑,写出惨酷可怜之状,俱见老杜爱物仁心。“设网提纲万鱼急”,急字尽隋,令人有断罟之意;大鱼小鱼,既遭急捕,故蛟龙鳢鲔,亦避杀机,且当此兵戈之后,麟凤潜踪,奈何暴殄以损天和哉?盖深痛之耳。“干戈格斗尚未已”,系指吐蕃、朝义之乱尚未息也。

此诗所显现之仁民爱物,为杜甫极少在诗中直接说教之一贯风格,然藉由艺术形象抒写情怀,反映人生,评价现实。使“造化权兴、阴阳昏晓、飞潜动植、表里精粗,但经微点,靡不直色毕呈。”(庐巨榷语)在杜甫笔下,一切客观事物无不显得生动鲜明而富感染力。故《又观打鱼》作诗本意全在后四句。盖盈城盈野,见者伤心,而暴殄天物,俱可悲痛;视同仁,初无二理,唯自诗面观之,构成四川渔人捕鱼的风情画,可见江中产鱼之多,以鱼人馔之易。“能者操舟疾若风”二句,写驾起渔船,举起渔叉,俨然画景。末二句“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用《书·武成》句:“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丞民。”

叁米面

1.稻米

中国为世界稻米栽培之起源地。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即出现以河姆渡为代表之稻作文化,可为明证。成都平原为四川最重要之稻区,自秦蜀守李冰在此修筑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成为中国重要稻区之。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掘之汉代稻田模型,绝大部分出于四川;与文献记载相印证,反映四川于汉代已为重要之水稻产区。

至于稻米品种,则因中国稻米种植历史悠久、地域广泛,品种极为丰富。汉代已知稻米三大种类:粳、籼、糯。

在粳、籼、糯三大类中,粳稻对气候、土壤之适应性最强,产量亦高,故种植最广。籼、糯产量分居二、三。子美《南池》日:

呀然阆城南,枕带巴江腹。

菱荷入异县,粳稻共比屋。

稻米为五谷中之上品,西晋人评价为:“谷中之美,莫过稻。”尤以粳米,最为色香味俱佳,阆州盛产粳米,地利富饶,由杜诗可知。至于籼米无粘性,品质在粳米之下,不宜作粥饭,然作干饭亦别有风味。糯米,在汉唐时期虽亦用以作饭,唯依文献记载,主要用于酿酒。《齐民要术·造神曲普酒》言及“作糯米酒”方法,当时虽用粳米酿酒,然以“糯米大佳”。《茅堂检校收稻二首》其二:

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

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

种幸房州熟,苗同伊阙春。

无劳映渠碗,自有色如银。

此为大历二年()、居东屯作。杜甫自秦陇赴蜀,十载流离,今见秋成刈获,故庆有年而喜旅食。

杜甫分享烹煮经验:火候恰当,饭可煮得精白,葵菜煮后,颜色较未烹前新鲜。“滑”,指葵,“软”,指饭。二物配食,可称“俱匀”,实无劳以渠石为碗,因其色白可爱。此诗极赞东屯稻米之白。

可惜漉西有果园而无稻田。《溪上》写穰、西山田饭有沙,品质不佳,故复置田于东屯,杜甫经常往来两地,渡西为其本居,菜园在焉,东屯则因收获而往居耳。《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为大历二年()在渡西时作,即为描述东屯稻米收成的情景:

秋菰成黑米,精凿傅白粲。

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

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漫。

黑、白、红三种不同品种之米,均为田中所生,丰收之喜悦与期待,洋溢诗句字里行间。因自食颇有余,末联表示:愿将遗穗分及村民,不专利于一己、自家。

2.槐叶冷淘

《槐叶冷淘》曰: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

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人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

碧鲜俱照筋,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比珠。

冷淘者,以槐叶汁和面也。此诗应为大历二年()于滚西作,记制淘之法,倍称其佳美。告诫蒸淘过熟,其槐菜汁质易消减,加餐则愁其易尽。后言“碧鲜俱照筋”,可见其色佳;“香饭兼苞芦”可知其味美,以香饭比冷淘之味美,劝人食之,色味俱美,杜甫以冷淘劝人食,比之投珠,甚言其可爱。

“高槐叶”,槐树叶,含芸香甙,性味苦平无*,治疥癣、痔疮、湿疹等病。“苞芦”,芦笋也。芦获之属,甲而未拆日苞,杜甫《出峡》诗:“泥笋初苞荻”,门前鸬鹚久不棘来,沙头忽见删眼相猜。暖冒圈可证蜀中农产品包括笋类作物。

《槐叶冷淘》赞美将槐叶汁与面粉和匀,做成手工凉面,色、香、味、形与火候俱佳。

成都地名故事:宋朝豪横的川酒有哪些?大诗人陆游带你一醉方休!成都地名故事:宋四川有哪些名菜?来,大诗人陆游带你去大快朵颐成都地名故事:陆游对“第二故乡”挚爱至深成都地名故事:大唐盛世时成都自然生态如何?杜甫有话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