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巴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大学合一解说第一章王阳明大学问
TUhjnbcbe - 2024/9/11 0:35:00
序言

在写完此部《大学》注解才来开始写这篇序言的。真正读完此部书,方才知道此书才是真正的大学的。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是有大师的,而非大楼的。大学之所以是大学,是需要符合大学之道的。

什么是大学之道呢?大学之道,在于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不仅仅是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还要去亲民的,去感化百姓,去教导百姓的;还要去发明明德于天下的。

大学之道为大人之学。什么是大人什么是小人呢?之所以称之为大人,并不是说已经成人了,并不是说官位有多高的。有大心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人的。什么是大心呢?什么是小心呢?圣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圣人的心无所不包的。如此可以称之为大心。小人的心被人的私欲所间隔,在道和心之间被物欲所间隔了。心就会变小了的,如此就称之为小心了的。有小心的人,就称之为小人了的。

小人并不是天生心就小,而是由于物欲的遮蔽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鸣的。

大学之道就是要使得学习者小心变大,小人变成大人的。

如果已经成人了,可是心却是小的,如此只能称之为小人。

如果是小孩子,可是心却很大的,如此也可以称之为大人的。

大学之道实则为尧舜之道,文武周公之道,孔孟之道。圣人将此道传承下来了。这是正学正道正统的。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以心印心的印证的。当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之后,也在四书五经之中得到了印证的。

我们现在就去开启真正的大学之旅吧。

大学问1.简介

在注解《大学》之前,已经完成了《传习录》上中下册的注解和整理。深感阳明先生对于儒门的功力深厚,想必对于《大学》的论述也是相当的精到的。所以就选择了《〈大学〉问》作为切入点。

王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得道以后,已经跨越千年继承了真正的孔孟之道,真正的尧舜之道了,已经继承了正学正道和正统了。阳明先生继承了文武周公,继承了孔孟之道,在明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地位。明代的语言相对来说比较接近现在,解释的也较为详尽。纵观中国三教九流之学,阳明先生实在是一颗璀璨明珠,如此的比喻也一点都不会太夸张的。

阳明先生的学问要点在《〈大学〉问》之中可以体现了。当然如果要更详细的了解,可以去参学《传习录》。《大学》本身是载道的经典,经过阳明先生的发明,此道更加的显明了。

请大家一起先阅读阳明先生得意门生钱德洪所写的序言吧。这位同学对阳明先生非常的虔诚。在去京城参加殿试的途中,听说阳明先生病逝的消息,就放弃了考试,去给自己的老师奔丧了。如此师徒感情,怎不让人动容。三年后,这位同学中了进士,做官做到了刑部郎中。可是后来就归隐了,讲良知之学几十年。

1.德洪序言

德洪曰:《〈大学〉问》者,师门之教典也。学者初及门,必先以此意授,使人闻言之下,即得此心之知,无出于民彝物则之中,致知之功,不外乎修齐治平之内。学者果能实地用功,一番听受,一番亲切。师常曰:“吾此意思有能直下承当,只此修为,直造圣域。参之经典,无不吻合,不必求之多闻多识之中也。”门人有请录成书者。曰:“此须诸君口口相传,若笔之于书,使人作一文字看过,无益矣。”嘉靖丁亥八月,师起征思、田,将发,门人复请。师许之。录既成,以书贻洪曰:“《大学或问》数条,非不愿共学之士尽闻斯义,顾恐藉寇兵而赍盗粮,是以未欲轻出。”盖当时尚有持异说以混正学者,师故云然。师既没,音容日远,吾党各以己见立说。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谓“一见本体,超圣可以跂足”,视师门诚意格物、为善去恶之旨,皆相鄙以为第二义。简略事为,言行无顾,甚者荡灭礼教,犹自以为得圣门之最上乘。噫!亦已过矣。自便径约,而不知已沦入佛氏寂灭之教,莫之觉也。古人立言,不过为学者示下学之功,而上达之机,待人自悟而有得,言语知解,非所及也。《大学》之教,自孟氏而后,不得其传者几千年矣。赖良知之明,千载一日,复大明于今日。兹未及一传,而纷错若此,又何望于后世耶?是篇邹子谦之尝附刻于《大学》古本,兹收录续编之首。使学者开卷读之,思吾师之教平易切实,而圣智神化之机固已跃然,不必更为别说,匪徒惑人,只以自误,无益也。

钱德洪说道:“《〈大学〉问》可以作为阳明先生师门的重要教典。对于初入良知之学的入门学者,必先以此意传授。使得听闻者一听到就可以明白:此心本有的良知,无出于百姓日用之间;致良知的功夫,不外乎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内的。”

又说道:“学者果真能够实在的去用功做功夫,而不仅仅是听了就算了,每次听受一番,每次就又是一番亲切的。”如果不实际去做功夫,仅仅是听了,体会就不会那么深的。

又说道:“老师常说:‘我此良知之学的意思,能够直截了当的。只要依此有所修为,直接可以入到圣贤之地的。’在经典中去参究印证,无不吻合的,必要求多闻多识的。”如同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非常的便捷。

阳明先生的门人弟子们有请先生将自己的讲学录成书。先生回答道:“这个还是须各位口口相传,如果将它写成书了,使得别人仅仅只是当文字来看过了,就没有什么益处了的。”

嘉靖丁亥年八月份,老师起兵征讨广西的思恩和田州,将要出发的时候,门人弟子又请先生写出来。老师这时候就答应了的。等到将此书录完成了,将此书托付给钱德洪说道:“《大学或问》我所列的数条,并非不愿意天下共同学习之士都能尽闻其中的妙义,只是我怕写出来了传出去,相当于给别人攻击的靶子了,就好比是借给别人兵,还要给别人粮食,让别人来攻击自己一样的。所以还是迟迟不轻易写出来公诸于世的。”也许是由于当时儒者持有异说,用以来混淆正学正道,所以阳明先生才这么说的。

先师去逝了以后,音容已经日渐离我们远去了,门人弟子当中各以自己的一己之见立说。学者以为自己似乎稍微见到了心的本体,就很喜欢去炫耀了,说什么直接超越圣地,说什么顿悟的学说的。不再有什么省身,克除自己私欲的功夫了的。

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一见心的本体,超入圣地就好比是踮起脚跟这么简单了”。把师门原本所教的诚意格物、为善去恶的本旨,都相互鄙视以为是落入了第二义的。

他们把该做的功夫都简略化了的,不再踏踏实实的去做格物致知的功夫的;言行也逐渐的变得肆无忌惮了的;更严重的是去破坏了古圣先贤所设立的礼教的。他们还沾沾自喜的自以为得到了圣门最上乘的功夫了的。哎!也真是太过分了的。

他们不知道稳扎稳打,扎扎实实的去做格物致知的功夫,而只是偷懒去找捷径,而不知已经沦落入了佛家的断灭寂静之中了,而自己还不自知的。(对于枯坐枯禅的断灭寂静,这个佛家也是不支持的。佛家有无上的修行法门的,不可以小看了佛家的。这里还是要替佛家说句公道话的)。

古人的立言,只不过是为学者指点下手去为学求道的功夫罢了,而上达于道的玄机,是要待人自己去实证领悟而后方能有所得的。言语和知见,这些是不能够得着无上道的。

《大学》的教导,从孟子而后,不得其真传已经有几千年了的。(这句话也许有点夸张了的,历朝历代都有得道的高人来的,例如邵康节、张载、程颐、程颢、陆九渊、刘伯温等,这些人必定可以通《大学》之道的)。

多亏了老师将良知重新发明了,这个是千载难逢的光明的,得以重新散发出本有的光明的,如同昙花一现的。可是老师刚刚离我们远去,才刚刚传了一代,而纷纷就有了错乱了,到了如此状况,又如何寄希望于后世呢?(阳明先生在世的时候,如同璀璨的明星一样,照亮了夜空。当时讲学盛况空前,可是刚刚离开还没有多久,正学就已经是纷争不断了的。我们反思一下当下的情况如何呢?)

《大学问》一文,邹子谦曾经附录于《大学》古本后面。现在收录了阳明先生的文集续编,将此文放在开头。使得学者开卷就能够读到它,可以看到老师的教法是非常的平易切实的,而圣人的智慧,出神入化的玄机固然已经跃然纸上了,不必要再说别的什么言论了的,那样不仅徒然迷惑别人,还自己耽误了自己的,没有任何的益处的。

2.在明明德

问曰:“《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

阳明子答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问道:“《大学》一书,先儒以为是大人之学。敢问大人之学为什么在于明明德呢?”先听听阳明先生怎么讲吧。

阳明先生回答道:“之所以称之为大人,是由于他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在他眼里,看天下犹如一家人,整个中国犹如一个人而已。”什么是大人呢?并不是说长大了就称之为大人了。并不是说当官有多大就可以称之为大人了。关键还是要有个大心的,有把天地万物当做一体的仁爱之心的。在大人眼里,天下犹如一家人,哪会有什么战争呢?当今的人们在接力诵读《战争与和平》,人类面临着战争的威胁的。整个中国如同一个人的,君主类似于心;百官类似于五官的。百姓如同手足,如果有了物欲的贪欲,如何能够忍心割了手足的肉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呢?

先生又说道:“如果由于这个臭皮囊,这个形骸而分出了你我,人有了私欲,被物欲所覆盖,这个就可以称之为小人了的。”君子和小人相对,君子可以说是大人的。这里所说的小人和我们平时所说还是有略微的不同的。这里所说的小人是说,只要人有了私欲的就称之为小人。而我们平时所说的那些小人就更加的坏了,被物欲遮蔽的更加严重了的,就会不择手段了的。

先生又说道:“大人之所以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并非只是想想的,也不是空想的。是由于大人的心,富于仁爱本来就如此的。心已经没有一丁点的私欲遮蔽,仅存的天理,已经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了。”《道德经》中有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并不是刻意的偏爱某些人,并没有什么私心。只是善人的心没有私欲遮蔽,就会自然得到厚爱多一些的。圣人的心不得不爱天地万物的,由于看世间芸芸众生本来一体的。

先生又说道:“岂只是大人的,虽然是小人的心也莫不是如此的。只是自己有了私欲,便小了而已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光明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人,只是由于小人的物欲遮蔽多一些罢了。每个人的心如同太阳,如同月亮,只是被乌云所遮蔽了而已。

先生又说道:“对于小人来说,本心也是跟大人相同的。所以见到小孩子即将掉到井里面去了,而必然也会有担心和恻隐之心的。这也是由于小人的心还没有丧失尽所有的良知的,还是有仁爱之心的,这个仁爱之心也是和小孩子为一体的。”

先生又说道:“小孩子还是和人是同类的,自然有恻隐之心的。可是其他的情况又怎么样呢?见到鸟兽的哀鸣,或者由于恐惧而颤抖的时候,而必然有不忍之心的。这也是由于仁爱之心和鸟兽也是为一体的。”

先生又说道:“鸟兽可以说还是有知觉的,可以说是有情众生的。那么草木又如何呢?见到草木被摧折而必然也有悯恤之心的,这是由于其仁爱之心和草木也是为一体的。”林黛玉看到花落下,还不忍落泪的。对于有大心的人,是不忍心吃进动物的肉的。比如天才达芬奇,从小就吃不下任何的肉。

先生又说道:“草木还是有生机的,还可以生长。那么瓦石那些东西又如何呢?如果看到瓦石被毁坏了而必然也会有顾惜之心的,这个也是由于仁爱之心和瓦石也是为一体的。”

先生又说道:“所以说这种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爱之心,虽然是小人之心,也必然有的。”只是由于小人的心被物欲所遮蔽了,被蒙蔽了的,往往做出了错误的事情。阳明先生这一连串的比方,我们来看看一个模型的。我们说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太阳系也是一个宇宙来的,一片叶子也是一个小宇宙,一个原子也是一个小宇宙。太阳系的半径/太阳的半径=原子的半径/原子核的半径,这个是不是很神奇呢?假如把我当做太阳;家人、朋友、同事、广东人、中国人、外国人、鸟兽、草木、瓦石等当做围绕着我的行星。我们平时是不是都是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呢?别人都要围绕着我来转动呢?这个观念是不是很根深蒂固呢?对于佛家来说,这个是我执,对我的执着。这个模型是我心说,托勒密的地心说被哥白尼的日心说给打破了。可是我心说,每个人的这个小心什么时候会被打破呢?在阳明先生这里被打破了,大人也是已经打破了的。也许未来的几十年将会改变这一切的。如果世人都能够有大心,能够为大人,能够换位思考,就不会有什么战争了。每个人有个人的宇宙,每个人以每个人为中心,也许在每个人看来自己并没有错。比如在于舜的父亲看来,他一把屎一把尿把舜带大,可是这个孩子并没有能够给他带来快乐,就会对舜比较差了。在舜父亲的宇宙里,以他自己为中心,不会发现自己错在哪里了。一个人以自己为中心就会有纷争;一个国家以自己为中心就会有战争了。而且每个宇宙之间也许沟通的频率并不是很顺畅的。比如男人和女人,互为阴阳。一个擅长右脑;一个擅长左脑;一个感性,一个理性,如何沟通呢?只有大家都回归到原点,才可以很好的沟通的。东方和西方,一个推崇西方思维的民主,一个推崇东方思维的民主,如何沟通呢?也许大家都要回归到本心的。

先生又说道:“即使是小人,其自性本来也是光明的,只是被物欲遮蔽罢了。每个人的本心,都根植着天命赋予的本性,而自然灵昭不会昏暗,所以可以称之为明德。”大学之道,如果能够把第一句给搞明白,整部书也就明白了的。每个人的自性本来都是光明的,小人的明德被物欲所遮蔽就昏暗了,只要去积德行善,去做致良知的功夫就可以发明本有的明德的。

先生又说道:“小人的心既然已经被分隔阻碍了,而其还能够有天地万物一体的一些仁爱之心,还不至于太过于昏暗。就像前面所说的看到小孩子快掉到井里能够有恻隐之心。这是由于私欲之心还没有发动的。”如果私欲之心发动了就麻烦了。小人的心被物欲遮蔽,就好比是在黑夜里,人影还是可以依稀看得见的,还不至于完全的昏暗的。我们平常可以看到,如果一个恶人,如果没有惹到他的时候,也许还有很可爱的一面的。

先生又说道:“等待物欲发动起来了,被私利所蒙蔽了,而就会互相攻击,互相伤害。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腿,互相都会怀恨在心的。愤恨和矛盾越来越升级了的,就会损物害人的,甚至无所不用其极了。以至于骨肉相残,而一体之仁爱就荡然无存了的。”

先生又说道:“所以说假如没有私欲的蒙蔽,那么即使是小人之心,而他也能够展现出天地万物一体的仁的,这个仁爱就好比是大人的心的。”

先生又说道:“假如有私欲的蒙蔽,那么即使是大人之心,而被分隔阻碍,就又好比是小人的。”先生如此教导,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的。如果一不小心,多年所做的功夫就会功亏一篑的。

先生又说道:“所以说大人之学,也只是去其私欲的蒙蔽,以发明每个人本有的明德而已。恢复每个人本有的天地万物一体的本然而已。并不是在本体之外,还有什么增益的。”

.在亲民

问曰:“然则何以在‘亲民’乎?”

答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悌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

问道:“然而为什么说明明德在于亲民呢?”如果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像前面解释那样,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还在亲民呢?要做到明明德,关键是要去亲民的。儒门的心法要从亲民开始做起,从身边开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首先要修身正心。亲民不仅仅是亲百姓,这个民还包括了自己的所有亲人。亲民首先要孝顺父母、孝悌兄弟,做到了这个,才可能去扩大自己的这种爱心。儒门心法不好高骛远,从内从身边开始修。这里是按照古本来的,不是朱熹所说的。朱熹也许是看不明白就乱改了人家的。

先生回答道:“明明德,这是发明每个人本有的明德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人,都有本有的明德,将其发明了而已。发明本有的明德,就可以立每个人心的本体了的,就有了天地万物一体的仁了。”

先生又说道:“在亲民,这个是要下达于天地万物一体的用的。前面是立其本体,上达于本体,上达于道;而这个是下达于用的。这就体用一如了。”不仅仅是要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而已,不仅仅只是顾着自己的,还要去亲民,去顾着百姓的。还要去发明百姓本有的明德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自己能够发明本有的明德了,就可以去兼济天下了的。

先生又说道:“所以既然已经发明了本有的明德,必然就会去亲民的。”看到自己原来被物欲所遮蔽,如此昏暗而没有智慧,如此的痛苦愚昧。就必然会有怜悯之心的,就想去唤醒世人的。佛陀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之后,感叹道:我法妙难思。可是还是由于慈悲世人,所以住世说法四十九年了。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得道,继承了真正的孔孟之道,继承了尧舜之道,继承了文武周公之道,继承了正学正道的道统。看到正道如此衰微,必然会不顾一切的去弘扬的,不管遇见多大的艰难的。

先生又说道:“而亲民也可以有助于发明本有的明德的,使得德行更加的完善的。”如果只是顾着自己去发明自己的明德的,而不去亲民,不去帮助世人解脱痛苦,不去帮助世人增长智慧,那么这个明德也许发明的还不够完全。去亲民,仁爱百姓,有助于发明本有的明德。百姓可以作为修道的资粮来的。去进行法布施,去点亮世人的心灯,这个是功德无量的事情的,也可以有助于发明本有的明德的。

先生又说道:“所以说亲我的父母,也兼爱他人的父母,乃至于天下人的父母。”如果能够如此亲民,扩展仁爱之心的话,爱心就可以增长了。

先生又说道:“做到这一点以后,我的仁德就能够真实的和我的父母、他人的父母、天下人的父母成为一体的。”

先生又说道:“如果能够实在的成为一体,而后孝的明德就可以发明了的。”这个亲字,现在网络语言都会很亲热的说一声,亲。这个亲字是简体字,把右边的见字给省略掉了。近来有恢复繁体字的声音,我觉得应该予以回复的。我们祖宗所创造的文字是博大精深的,随便的精简就失去了本意了的。亲字右边有一个见字,这个并不是说亲近一定要每天见面的意思。当然你要这么理解也不会错太远。我们的祖宗的本意是比较高远的,说的是目力所至所及的一切事物,一切有情无情众生的,都要亲,都要爱,这个是大爱,这个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爱之心的。

先生又说道:“亲我的兄弟,兼爱他人的兄弟,乃至兼爱天下人的兄弟。做到这一点以后,我的仁德就能够真实的和我的兄弟、他人的兄弟、天下人的兄弟成为一体的。”

先生又说道:“如果能够实在的成为了一体,而后悌的明德才真正发明了的。”

先生又说道:“君臣,夫妇,朋友之间,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莫不是由于这层亲,这层仁爱的,以达到我的天地万物一体的仁。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每个人本有的明德就无不明了的。而也能够真正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了的。”

先生又说道:“这也就是真正的大学之道了,发明每个人本有的明德于天下,不仅仅是发明自己的明德,还要去发明世人的本有明德;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也就可以做到家齐,国治和天下平了;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也就能够尽性了。”尽性不仅仅是尽自己的本性,不仅仅是发明自己的本有的明德,还要去亲民的,还要去帮助世人的。

4.止于至善

问曰:“然则又乌在其为‘止至善’乎?”

答曰:“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少有拟议增损于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自非慎独之至,惟精惟一者,其孰能与于此乎?后之人惟其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揣摸测度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是以昧其是非之则,支离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遂大乱于天下。盖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骛其私心于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则二氏之流是矣。固有欲亲其民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溺其私心于卑琐,是以失之权谋智术,而无有乎仁爱恻怛之诚,则五伯功利之徒是矣。是皆不知止于至善之过也。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

问道:“然而又怎么要说明明德和亲民都在于止于至善呢?”

先生回答道:“至善,可以说是明德、亲民的终极了的。”如果说发明每个人本有的明德到了极致,这个就是至善了的。亲民,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爱之心到了极致,也就是至善了的。

先生又说道:“天命赋予每个人自性,这个是精纯的至善的。此心灵明而不昏暗,这个是由于至善的本体的显现和发明的。这个是明德的本体的,也就是所谓的良知的,也就是每个人的本心的。”每个人的本心如同太阳、如同月亮、如同明镜、如同蜡烛,可以给世人带来光明的。

先生又说道:“至善显现出来,发明出来,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美就是美,丑就是丑。”至善的本体,也就是良知,也就是这个心,如同一面镜子一样。西施来照就是美的,东施来照就是丑的。但是不会有一丝一毫的评价的,不会说厌恶丑的,而喜欢美的。

先生又说道:“事情的轻重厚薄,只是随感随应罢了。如同明镜照物一样,物来则应,物去不留。随时来了,就感应一下的。虽然是变化无穷,可是一切也是在天然之中的,不会添加一点人为刻意的东西的。这个也是亲民和爱物到了极致了的,也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了,而不容在其间有什么增减损益了的。”

先生又说道:“如果稍微有一些好恶增减损益在其中,就是私欲和小聪明的,而不能称之为至善的。”

先生又说道:“如果不是慎独到了极致,即使别人看不到也不去作恶,即使别人听不到也不去作恶,慎独的功夫做到了极致,也就是格物的功夫做到了极致才可以的。慎独是在身心上下功夫的。”

先生又说道:“如果不是惟精惟一的功夫做到了极致,怎么可以称之为至善呢?”什么是惟精惟一呢?这个在《传习录》里面有详细的探讨了的。这个是致良知的功夫的,可以说既要精深,又要专一。如此才可以致良知的。比如小鸡在鸡蛋里面,要想破茧而出,如果一个地方随便啄一下,如何能够出来呢?小鸡需要找准一个地方,特别是薄弱的地方,不断地努力就可以了。只要破了一个小洞,就可以不断地扩散了的。破了这个小洞,就有点类似于明心见性,得道了的。悟性会不断地增长的,光明越来越显现了的。做致良知的功夫,需要精深,一门深入的。如果是很多门,也很难都去深入的。我们每个人如同作茧自缚的蚕似的,如果要摆脱束缚,就需要一门深入的。我们平时嘴巴所说,身体所行,心里所想,这些也都是如同在吐丝把我们自己给捆起来的。有形的绳索容易解开,可是这个无形的束缚还是很难去挣脱的。也许大家都听说过老鹰重生的故事。当一只鹰活到40岁左右,它的喙会变得弯曲、脆弱,不能一击而制服猎物;它的爪子会因为常年捕食而变钝,不能抓起奔跑的兔子;双翅的羽毛也会粗大沉重,不再能够自由飞翔。鹰为了获得重生,它必须艰难的飞到山崖顶端,在那里筑巢。它要忍着饥饿和疼痛,在岩石上日复一日的敲打它的喙,直到脱落。等到新的喙长出来,老鹰必须更为决绝的用新喙将磨钝的爪子一个个拔出,直到长出新的、锋利的爪子。在这两件工作完成后,老鹰还要把那些粗壮而沉重的羽毛从翅膀上一根根拔掉,好让新的羽毛长出来。当这痛苦的历程过去,老鹰可以重又获得0年的新生,再次翱翔在天空。老鹰如此怎么那么像我们每个人呢?每个人到了中年以后,这个时候也是摆脱了父母的束缚,获得经济各方面独立,上有老下有小,束缚最多的时候了的。如果不能及时的把负面的能量给清除出去,背着沉重的包袱前行,就会很快由于疾病缠身而老去。所以这个时候更加需要去修身养性的。

先生又说道:“后人只是由于不知至善原本就是在于每个人的自心,不知自性本来就具足一切,而用私心小聪明去揣摩揣摸测度于外,去向外驰求。”

先生又说道:“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所以就使得是非的准则暗昧不明了,使得事物变得支离破碎了,分隔成一个一个的小我,不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我和无我了。人的私欲就肆无忌惮了,而天理就荡然无存了的。这个荡然无存是说被物欲所遮蔽了的,散发不出来本有的光明了的。要去除人的私欲,此心才能仅存天理的。这就使得大学之道,使得明德亲民这样的正学正道大乱于天下了。”世人不去尊崇正学正道了的,也不晓得这个就是正学正道的。

先生又说道:“昔日的人也有想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而也想着发明世人本有的明德的,然而只是不知道止于至善,而任由自己的私心过于清高,也许是成圣成贤的这个私心吧,这个也是私心欲望来的。所以就不免陷入了虚无空寂之中了,而这个没有有益于家国天下的,则就落入了佛家和道家二氏之流了的。”这里还是必须要帮佛家和道家说句公道话的。在注解《传习录》的过程当中,曾经很留意阳明先生对于佛老的说法的。可以说阳明先生已经融合了儒释道于一体了的,很多的教法和比方也和佛老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讲尊师重道,对道是很重视的。圣人孔子甚至说了,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闻道了,晚上死了也可以了的。孔子对道如此重视。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黄帝的子孙,黄帝也曾经向广成子问道。黄帝还给子孙留下了《黄帝内经》、《黄帝阴符经》。孔子曾经向老子问道。那么为什么对黄老之学有如此的偏见呢?汉初窦太后推崇黄老之学,文景之治也是如此,使得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唐太宗让唐三藏去求取真经,促进了大唐文化的繁荣。唐宋出来许多文化大家,也多少受了禅宗文化的影响的。武则天更是在每部佛经的前面留下了开经偈。儒释道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可以说中华文明对人类的文明是兼容并蓄的。人类的左脑是今生脑,右脑是祖先脑。右脑储存了每个人列祖列宗的遗传信息的。左脑和右脑互为阴阳。东方和西方也是互为阴阳。西方文明如同今生脑,东方文明如同祖先脑。东方文明记录的是人类所有祖宗的文化信息的。当代的科学高度发展,近代以来似乎我们丧失了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我们打开国门将西方的文化统统都请进来了。一开始也许有冲击传统文化的弊病,但是等到如今西方文化融合差不多了,东方传统文化又要主导了,吸收西方文化当中的精髓,而形成更为完善灿烂的东方文明的。如果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黄老之学,佛家也已经是传统文化的明珠了。

先生又说道:“固然有想要亲民的,然而只是不知止于至善,而沉溺于私心的枷锁之中。所以会陷入了权谋智术,而缺乏了真正的仁爱,缺乏了真正的恻隐之心了。春秋五霸这类的功利徒就是了的。”不知道止于至善,就有了这样的极端,前面是去求静,而这里是流入了权谋了。正道如同康庄大道,走路还是要知道止步的,如果不知道止步于至善,还要继续的走,走过了也不行,走偏了也不行,走不到至善也是不行的。

先生又说道:“这都是不知止于至善的过失了的。所以止于至善这一点,对于明德和亲民来说,犹如规矩对应于方圆,尺子对应于长短,权衡对应于轻重的。”止于至善,这个是衡量是否真正做到了明德和亲民的。

先生又说道:“所以说方圆如果不按照规矩来画出来,就无以为方圆了;长短如果不止于尺度,丈量就会出错了的;轻重而不止于权衡,测量就不准了的。”清规戒律就好比是人的规矩,如果不知止于规矩,人就会失去本有的明德了。人如果不知道止步于敬畏,就会有危险了的。人类的贪婪如果不知止步,地球就危险了的。当今世界人们在谈论气候大会。地球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跟人是类似的。屠吆吆由于发明了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那我们就用中医来给地球把把脉吧。人如果有了虚火就会有病了;而地球也是有了虚火了。对于人来说肾属水,而心属火,心肾相交身体才会健康。肾中蕴含着真火,而心中蕴含着真水的。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水,这个如同人身体的肾。而水中有真火的,比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个是适合去藏的,而人类却千方百计的挖出来燃烧掉,这个地球怎么会不上火呢?中医说壮火食气,地球的生机就会遇见危险了的。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不爱惜如此,对地球家园如此的不爱惜,已经是到了极点的,不知道止步,离危险也不远了的。

先生又说道:“如果发明明德,亲民而不知道止于至善,就会失去其根本了的。所以说止于至善,可以说对于发明明德、对于亲民来说,是大人之学来的。”止于至善就像走路回家一样,走过了也不行,过犹不及,如果一味躲在深山枯坐求静也不行的;走不到就停止了也不行,如果不去精进也不行的;走偏了也不行,走错了方向更不行。

5.定静安虑得

问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说何也?”

答曰:“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于外求,则志有定向,而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矣。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则心不妄动而能静矣。心不妄动而能静,则其日用之间,从容闲暇而能安矣。能安,则凡一念之发,一事之感,其为至善乎?其非至善乎?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详审精察之,而能虑矣。能虑则择之无不精,处之无不当,而至善于是乎可得矣。

问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生回答道:“人只是不知至善本来是在我心的,而驰求于外,以为事事物物都有定理的,而去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如此就会支离破碎,本来是无间道的,反而被人的私欲所分隔了的。如此就会错杂纷纭,而茫然不知方向了的。”前面已经讲了止于至善,这里知止而后有定,前后文还是很连贯的。如果能够知道止于至善,也就知道有一定的方向了,知晓努力的方向了,就会定了,不会东走一下,西走一下,也不会南辕北辙了。这个方向就是自己的心和自性。杭州灵隐寺那里刻着几个大字:莫向外求,佛家也是如此教导的。要不怎么最短小精悍的一部经书称之为《心经》呢?禅宗也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心外无道,心外无佛,心即使道,心即是佛的。如果像世儒那样一物一物的去格,茫然失去了方向的。如果明心见性了,就好像是覆盖很厚锈迹的镜子,有一个地方薄了,能够透出一点亮光,就可以沿着这一点亮光的指引前进了的。就不会东边摸一下,西边摸了一下,在竹子那里格一下,在石头上格一下,如同盲人摸象的。如何能够知晓正道的方向呢?阳明先生给我们指引方向的,只要按着这个方向去走,去做格物致知的功夫就可以的。

先生又说道:“而今既然已经知道至善在于我心,而不需要向外驰求,则志向就有了定向了,就有了方向了。有志于道,如果不知道真正的道,不知道努力的方向,也是徒劳了的。如此就不会有支离破碎,错杂纷纭这样的忧患了的。”

先生又说道:“如果没有支离破碎、错杂纷纭的忧患,那么心就不会妄动而能够静定了的。”

先生又说道:“如果心不妄动而能静定,那么在日用之间,从容闲暇而能安了的。”颜回能够安贫乐道,缘何能够安乐的安于贫困呢?安于过那种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呢?还能够那么的快乐的。

先生又说道:“如果能安,能够安心,那么即使是一个念头的发动,遇见一件事情的感应,怎么会不是至善的呢?”心静定如同明镜,念头发动可以觉知,善念恶念可以顺其自然的克除在萌动状态。

先生又说道:“对于念头的善恶,对于遇事的感应如何,是不是至善?我心本有的良知自然就会详审精察的,而能虑了。”良知如同明镜,一照就知晓是善是恶了。良知就好像是漏斗,可以过滤的,所以称之为虑。所不同的是虑出是非善恶罢了。孔子说人无近忧必有远虑,这句话也许通常的理解是误解了孔子的本意了的。这句话也许是这么说的,人如果没有近的迫在眼前的忧患,而必然还是要去觉知思虑远离恶念的,要去思虑对于事情的感应是否能够属于至善的。如果作慎独的功夫,做格物致知的功夫,已经做得不错了的,不会明显的去做恶事,这个也还是不够的;当然做到这些也是不错了的,心相对来说可以安静了的,可以说没有近忧了,没有焚身的忧患了。但是这个还是不够的,在恶念萌动之前,就做功夫使得一念不生的。这个并不是去刻意的压制的,这个念头如何能够压制得了呢?就好像是按牛喝水,这个是很难做到的,牛渴了自然就会喝了;如同用鞭子抽打驴的,这个驴脾气只能是顺着毛来撸的,越打就越不动的;如同压在石块的野草的,压是压不住的,总是会找地方冒出来的。这个念头就好像是水面上的葫芦,这边按下去了,那头又冒出来了。这个虑不是思虑权谋的虑的,这个是虑心是否至善的。

先生又说道:“如果能虑,就能够反省自己,就能够克除自己的私欲,就能够选择精当的言行,处事就没有什么不当的,也就是做格物的功夫做到家了的,而至善就可以得到了的。”这个得也可以说是得到至善,得到本心了。得也可以通德,也就是入德了。

6.本末之说

问曰:“物有本末,先儒以明德为本,新民为末,两物而内外相对也。事有终始,先儒以知止为始,能得为终,一事而首尾相因也。如子之说,以新民为亲民,则本末之说亦有所未然欤?”

答曰:“终始之说,大略是矣。即以新民为亲民,而曰明德为本,亲民为末,其说亦未尝不可,但不当分本末为两物耳。夫木之干,谓之本,木之梢,谓之末。惟其一物也,是以谓之本末。若曰两物,则既为两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新民之意,既与亲民不同,则明德之功,自与新民为二。若知明明德以亲其民,而亲民以明其明德,则明德亲民焉可析而为两乎?先儒之说,是盖不知明德亲民之本为一事,而认以为两事,是以虽知本末之当为一物,而亦不得不分为两物也。”

问道:“物有本末,先儒朱熹以明德为本,而新民为末,作为内外相对的两物。把明德和新民当分开的两物来看待,而且把原来的亲民改为新民。事情总会有个终始,而先儒以知止为始,而能得为终,一事而首尾相应的。如先生所说,认为朱熹所改动的不对,应该要以古本为准,将新民还原为亲民,那么如此一来,本末之说也未必能够完全解释得通吧?”这位同学把事、物作为两个来对待,先说物而后说事,而阳明先生以事物为一,而不是二。先儒朱熹把亲民改为新民,阳明先生认为不对的,应该以古本《大学》为准的。

先生回答道:“终始之说,大略也是这样的,可以说没有什么问题的。”先生肯定了这位同学关于事的说法。

先生又说道:“即把新民还原为亲民,而说明德为本,亲民为末,这样的说法也未尝不可的,但是不应当把本末分为两物来看待的。”就像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不能把在知和行当做两物来看待的。前面已经讲过了的,亲民,去仁爱百姓,孝悌父母兄弟,如此有助于发明本有的明德的;而发明本有的明德,使得有大心,有大爱,就不得不去亲民了的,而且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不分高低贵贱的。

先生又说道:“树木的树干,可以称之为本;树木的树梢,可以称之为末。本来是同一个物,所以称之为本末。如果说是两个物,又怎么可以称之为本末呢?”本末互为阴阳,本来是一体的。物理学界曾经预言说存在着磁单极子,找了许多年,始终没有找到。磁铁怎么会有磁单极子呢?南极北极可以说互为本末,互为阴阳的。哪会单单有一个南极而没有北极呢?地球也不会单单有个南极,没有一个北极。正所谓有美才会有丑,有大才会有小。有阴才会有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先生又说道:“新民和亲民的意思完全不同,既然明德和亲民是本末的一对,而亲民和新民不同,那么明德和新民就不是一对,是两个事情来的。”

先生又说道:“如果能够知晓发明本有的明德,就会发明了天地万物一体的仁,就会去亲民;而亲民又反过来会有助于发明本有的明德,亲民还可以成为发明本有的明德的资粮了。如此明德和亲民怎么可以划分为二呢?就是本来是一体的了。”

先生又说道:“先儒的学说,大概是不知明德和亲民本来为一个事情的,而认为是两个事情了的。虽然知道本末本来应当为一物,而也不得不分为两物来解释的。”

7.工夫次第

问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以至于先修其身,以吾子明德亲民之说通之,亦既可得而知矣。敢问欲修其身,以至于致知在格物,其工夫次第又何如其用力欤?”

答曰:“此正详言明德、亲民、止至善之功也。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何谓身心之形体?运用之谓也。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何谓修身?为善而去恶之谓也。吾身自能为善而去恶乎?必其灵明主宰者欲为善而去恶,然后其形体运用者始能为善而去恶也。故欲修其身者,必在于先正其心也。然心之本体则性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本无不正也。何从而用其正之之功乎?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然意之所发,有善有恶,不有以明其善恶之分,亦将真妄错杂,虽欲诚之,不可得而诚矣。故欲诚其意者,必在于致知焉。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故虽小人之为不善,既已无所不至,然其见君子,则必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者,是亦可以见其良知之有不容于自昧者也。今欲别善恶以诚其意,惟在致其良知之所知焉尔。何则?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既知其为善矣,使其不能诚有以好之,而复背而去之,则是以善为恶,而自昧其知善之良知矣。意念之所发,吾之良知既知其为不善矣,使其不能诚有以恶之,而复蹈而为之,则是以恶为善,而自昧其知恶之良知矣。若是,则虽曰知之,犹不知也,意其可得而诚乎?今于良知之善恶者,无不诚好而诚恶之,则不自欺其良知而意可诚也已。然欲致其良知,亦岂影响恍惚而悬空无实之谓乎?是必实有其事矣。故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书言‘格于上下’、‘格于文祖’、‘格其非心’,格物之格实兼其义也。良知所知之善,虽诚欲好之矣,苟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有以为之,则是物有未格,而好之之意犹为未诚也。良知所知之恶,虽诚欲恶之矣,苟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有以去之,则是物有未格,而恶之之意犹为未诚也。今焉于其良知所知之善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为之,无有乎不尽。于其良知所知之恶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去之,无有乎不尽。然后物无不格,吾良知之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夫然后吾心快然无复余憾而自谦矣,夫然后意之所发者,始无自欺而可以谓之诚矣。故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盖其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之可言,而其体之惟一,实无先后次序之可分。其条理功夫虽无先后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惟精,固有纤毫不可得而缺焉者。此格致诚正之说,所以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

问道:“古代欲明明德于天下的人,就会先修其身,以老师所说的明德亲民的学说来融会贯通这些学说,也可以得知即是如此的。可是我还是想请教一下,欲修其身,以至于格物致知,这些功夫,如何去次第用力呢?”

先生回答道:“修身、格物致知这些功夫,正是详细言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功夫的。”大学之道在第一句已经阐明了的,接下来的这些功夫都是为了阐明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

先生又说道:“《大学》里面讲,修身、正心、诚意、致知和格物。其中身、心、意、知和物,是功夫所用的条理,虽然也各有其所,而其实也只是一物的。格、致、诚、正和修,这个是条理所用的工夫的,虽然也都各有其名,看似名字不一样,而其实只是一个事情来的。”盲人摸象,虽然摸着似乎有不同的感觉,其实也都是一个大象来的。大象的名字起得很好。《道德经》中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有形的大象还不能称之为大象,真正的大象是无形的。

(1)为什么要修身呢?

先生又说道:“什么是修身,修身就是要为善而去恶的。然而怎么样才能为善去恶呢?必须要依赖于这个有形的形体的,而这个有形的形体还不是真的主人的,真正的主宰是自性本心的。所以说身是有形的,而成为应用的;而自性本心是灵明而成为一身的主宰的。”

(2)为什么要正心呢?

先生又说道:“自身就能够去为善去恶吗?必然是这个灵明的主宰想要去为善去恶的。由于这个主宰发动,而后形体运用就可以为善去恶了的。所以说想要修身,就必须要先正心的。”

()为什么要诚意呢?

先生又说道:“然而你心的本体即是性。性为心之体。性并无不善,我们每个人的自心本性都没有什么不善的,所以说心的本体本来也没有什么不正的,不需要去正的。”

先生又说道:“既然心的本体没有什么不善,心的本体没有什么不正的,为何还要用正心的功夫呢?这个功夫都没有用武之地了的。”

先生又说道:“心的本体本来就没有什么不正的,可是意念一发动出来,就会有不正了。所以说,如果要想正心,必然要在意念发动的时候就去纠正它的。”

先生又说道:“凡是发出来一个意念是善的,就喜欢它,好像是喜欢美好的东西一样;凡是发出来一个意念是恶的,就厌恶它,就好像是厌恶恶臭的味道一样。如此,意念就没有什么不诚的了,则心就可以正了的。”抓手要放在意念上,心的本体本来就是正了的,还用得着去正吗?要在意念发动之处就使得归于正。

什么是意呢?这个在《传习录》里面已经比较详细的探讨过了的。意上面为音,下面为心,可以说是心的影响的,可以说是心的光亮的,也是心发出来的。有一次阳明先生和弟子们去山里面去游玩。有个弟子就问阳明先生,先生你不是说心外无物吗?那怎么这个花在山里面开了又落,和你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阳明先生说道:当你没有看花的时候,花和你的心都处于寂静的状态;当你看花的时候,花的颜色一下子就明亮起来了。想象一下也是如此的。如果眼睛没有看花的时候,花是没有什么颜色的。可以想象吗?花之所以有颜色就是由于有不动的光波的波长被人眼接受而已的。如此看来,如果没有人眼去看,这个花非紫非红的,甚至连这个花字都是人给附加上去的,更不用说花的名字比如牡丹花了的。意念发出来,这个意在于一物,这个物可以称之为花。如此看来阳明先生所说的心外无物,也是如实的。佛陀拈花微笑,在场的只有迦叶会意的,佛祖的这个微笑跟阳明所说是不是多少也有些相关呢?

(4)为什么要致知呢?

先生又说道:“然而意念发动之处,有善的也有恶的,很难明白的去区分其善恶,真的假的错综复杂都混在一起。虽然想诚意,可是却很难去做得到的。所以说想要做到诚意,必然在于致知的。”

(5)什么是良知呢?

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故虽小人之为不善,既已无所不至,然其见君子,则必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者,是亦可以见其良知之有不容于自昧者也。

先生又说道:“致,也就是至的。子游曾说:‘丧致乎哀而止。’居丧不可以过于悲伤而伤害自性;但是也不可以无有哀伤之情的,如果依旧不进行斋戒,哀之情不能诚的。”不能过,也不能不及的。就像前面所说的止于至善的。不能走过头了,也不能走偏了,也不能走都不到的。

先生又说道:“居丧要致哀的,止于哀的,不可过,也不可不及的。易经中有说‘知至至之’,‘知至’,这个讲的知,而‘至之’,这个是致的,也就是要做到。”知至至之,这句话是说如果真正的知了,知已经至了,能够分善恶真伪了,就要去致,就要去做到的,去实证的。如果光是知而不是实证的,那个也不是真知的。实则应该倒过来才可以的,如果不去实证的,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知至的。

先生又说道:“‘致知’所说的,并非后儒所说的充扩知识的。致知实则是致我心本有的良知的。”

先生又说道:“什么是良知呢,良知即是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的。是非之心,不用去虑而就可以知了,不待学而后能的,所以称之为良知的。”

先生又说道:“良知即是天命赋予的本性的,良知为自心的本体的,自然能够灵明光明,能够觉知一切的。”

先生又说道:“凡是意念发出来,自心的良知无有不自知的。如果是善的,自心的良知自然就知了;如果是不善的,也是自心的良知自然就知了。”

先生又说道:“所以说,如果是不善的,自心的良知已经可以发现了的,就不会施行于他人了的。所以虽然是小人去做不善的事情,虽然已经没有什么不做的了,可以说不择手段了的。然而当他看到君子,则必然也会掩盖其不善而彰显出自己善的一面的。小人也会有羞愧之心的,也有见贤思齐的心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小人,其良知也是不是完全泯灭了的。还是不容自己暗昧的。”

先生又说道:“前面已经讲过了,意发出来就有善恶,可是很难去区分真妄善恶的,如果要去分辨善恶,做到诚意,只有去致良知的,使得有真知的,就能够辨别了的。”致良知了就有了火眼金睛了的。

先生又说道:“为什么呢?意念发出来,自心的良知既然已经知道为善的,然而还是不能真诚的好善,反而去背道而驰,则是以善为恶了。如果这么做就是自己昧着自己本有的良知了的,使得知善的良知暗昧下来了的。”

先生又说道:“意念发出来,自心的良知既然已经知晓其为不善了,假使不能真诚的去厌恶不善的,而还是去重蹈覆辙,还是去作恶的,则是以恶为善的。而如此就自己使得知恶的良知暗昧不明的。”

先生又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则虽然说是知善了,知恶了,可是却不去做的,刚好都做反了的。这个还不如说不知呢,意如何可以诚得了呢?”

先生又说道:“现在良知对于善恶,都是至诚的好善,而至诚的厌恶恶的,如此就可以不自欺了,不自欺自我的良知而意就可以诚了的。”

(6)为什么要格物?

先生又说道:“然而想要致良知,难道仅仅是在影响恍惚之中就可以吗?难道捕风捉影就可以做到吗?难道悬空无实的吗?想必还是要有实在的事物的,实在的功夫的。所以说致知必然还要在于格物的。”

先生又说道:“物,可以说是事的,事物可以说是一个事情来的。凡是意发出来了,必有其事的,比如意发出来为孝,必有其侍奉孝顺双亲这个事的。意所在的事,可以称之为物。”

先生又说道:“格,可以说是正的。可以说是使得不正的归于正的。纠正其不正的,可以说是去恶的。归于正的,可以说是为善的。这个功夫可以说是格的。”

先生又说道:“《尚书》上说:‘格于上下’、‘格于文祖’、‘格其非心’,格物的格实际上也兼有其中的含义的。”我们还是来简单的解释一下这个几个词吧。

格于上下讲的是天子的德行如同太阳一样普照天下四方,也要贯通天人上下,恩泽世人百姓,自己顺承天命已经发明了本有的明德了,还要去照亮四方,还要去点亮甚至是地位很卑微的草野之民的。作为君子,要格上位之不正,使得归于正的;要格下位之不正,使得归于正,使得发明本有的明德的。格于文祖是说舜帝去文庙正告于尧帝的。面对尧帝格正自己的自心和行为的,检讨是否德行好。这次是由于远方的少数民族来朝见舜帝,舜帝就去正告于尧帝的。格其非心是把恶念去除的,把不正的非心给归于正的。

先生又说道:“良知所知的善,虽然确实是想要好善的,假使不即在意所在的物上去做功夫,不实实在在的去为善,则还是物没有格的,而好善的意还是未能称之为诚的。”

先生又说道:“良知所知的恶,虽然确实想去厌恶恶的,假使不即在意所在的物上去做功夫,不去实实在在的去做,去恶,则物还是没有格的,而厌恶恶的意还是未能诚的。”

先生又说道:“而今能够真实的去做的。于良知所知的善,即在意所在的物上做功夫,实实在在的去为善,如此就无有不尽了的。于良知所知的恶,即在意所在的物上去做功夫,实实在在的去恶,如此就不会有不尽的了。”

先生又说道:“然后如此物就没有不格的了,自心良知所知的,就不会有什么亏缺,也不会又什么障蔽了的,而得以能够致良知的极致了的。”此心如同明镜的,致良知的极致,也只是把明镜上的污渍给擦拭干净的。

(7)功夫连起来打

前面先生是说单独的功夫,是招式的分解动作,这里要把这些功夫给串起来打了。

先生又说道:“然后我心已经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了的,多余的东西就比如说是人的私欲,已经去除干净了的。如果人的私欲已经去除干净了,仅存天理了,自然就无我了,自然就谦下了。然后意念所发出来的,方才可以无有自欺,而可以称之为诚了的。”

先生又说道:“所以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8)功夫招式融会贯通

先生又说道:“功夫条理虽然有先后次序这样的说法,而心的本体是唯一的,这个良知也只是一个的,实在无先后次序可分的。”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有个比方来说这些功夫的。比如打磨精米的过程,有许多的工序,这些工序也就类似于这些先后次第的功夫的。

先生又说道:“条理功夫虽然无先后次序可分,可是做功夫还是要精深而专一的,还是要一门深入的去踏实的做功夫的。固然也没有一丝一毫能够节省的。”比如打磨精米,如果不用功去做功夫,如何能够得到又白又香的白米呢?累世以来,世人积累了这么多的习气,如果不下一番苦功夫,如何能够致良知呢?

(9)传承正道正统

先生又说道:“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说法,这个是阐释尧舜的正传,传承先王尧舜之道,而实则也为孔子所传的心印的。”这里阳明先生点题了的,担心孔门心法的失传,特意提醒了,这就是道统。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悟道,一下子就可以看通四书五经了的,如此就已经传承了真正的尧舜之道了,传承了孔孟之道了的,继承了文武周公之道的。这个是正学正道正统来的。尧帝把帝位传给舜帝,实在是把天下托付于舜帝的,把这个心印传下去了的。良知之学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和文字上的,还需要去实证的。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那里得道了,这个就是已经实证了的。正如唐三藏法师所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有无实证,这个自己是很清楚的。但是阳明先生当时还不敢肯定,就在四书五经里面找印证,他发现可以对经书进行圆融完美的解释了的。尧帝对舜帝进行了印证,就把帝位禅让给了舜帝的。尧帝有如此大爱,不是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而是把天下托付给了舜帝的。这个心印的词来自于佛家的,以心印心,心心相印的。迦叶被佛家看做是禅宗的鼻祖的,佛祖拈花微笑,只有迦叶会意的,如此也是传的佛心印的。在六祖的故乡新兴那里的寺庙里,写着几个大字传佛心印。禅宗以心印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我们作为学子是否应当将此大学之道,将此衰微的正学正道正统,道统继续的弘扬传承下去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合一解说第一章王阳明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