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巴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手捻葫芦什么时候种植最好,种植时应注意什
TUhjnbcbe - 2024/10/9 10:02:00

葫芦,是我国很古老的传统吉祥物,常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

手捻葫芦,是葫芦的一个品种,它原产于美国,后来,被引进我国种植。下面,我们就聊聊手捻葫芦以及它的种植方法。

一、手捻葫芦的生物学特性

手捻葫芦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耐旱能力不是特别强。但是手捻葫芦也非常怕涝,在长期水渍的环境中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手捻葫芦喜光,如果生长环境阳光充足,就会长得枝繁叶茂,而且,结果较多。反之,就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手捻葫芦喜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沙壤土环境,土壤不能过于粘重,同时,地块的排水条件应该较为良好。

二、手捻葫芦的高产种植方法

(一)选地 

种植手捻葫芦时选地很重要。因为手捻葫芦不抗重茬,因此,应选择种植过玉米、小麦、大豆、绿豆等农作物的地块进行种植;一定不要选择种植过南瓜、西瓜、白瓜等蔬菜的地块进行种植。否则,手捻葫芦就会生长不良,而且,还会发生很多病虫害。

(二)施肥
  

1.土壤施肥

手捻葫芦喜肥,因此,应多施底肥。施肥时可根据土壤的土质来确定施肥量。一般来说,如果土壤中砂质与土的比例各占50%时,应亩施“草粪”公斤;厩肥公斤;油渣20公斤;三元素复合肥20公斤。如果土壤中砂质的占比超过了50%,应亩施“草粪”公斤;厩肥公斤;油渣20公斤;三元素复合肥20公斤。如果土壤中砂质的占比低于50%,应亩施“草粪”公斤;厩肥公斤;油渣20公斤;三元素复合肥20公斤。

2.耕作

手捻葫芦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不能板结。因此,一定要深耕土地。一般情况下,尽量将耕深提高到25厘米以上,最浅耕深也应该在20厘米以上。如果耕作的深度过浅,就会导致土壤的通透性不足,从而影响手捻葫芦的生长。

当土地耕作完毕后,一定要将坷垃打碎并耙平。

(三)播种

1.种子处理

应选择个大、充实、饱满的种子做种。种子选好后(一般在谷雨前后),应将种子投入40℃的温水中浸种12-24小时,然后捞出并用纱布包好甩干(最好嗑开葫芦种子的种壳)。

2.催芽 

先在盆内垫一层消过毒的锯末或沙子,然后在锯末或沙子上垫一层纱布,最后将浸好的手捻葫芦种子均匀地放在纱布上,并盖上毛巾、盖帘、蒙上棉被进行催芽。在催芽时,每天应采用新扫帚掸水2次。一次掸水量不要过多,以防止种皮内有积水。一般情况下,应将催芽的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温度最低不能低于25℃,温度最高不超过32℃。同时,每天应捡出已出芽的种子(拱嘴露白),并放在另外的盆中,置于室内阴凉的地方,用以控制芽的生长,以便等待播种。

3.苗床准备及播种

一般采用厩肥做苗床。先在苗床底部铺上一层碎草,然后铺10厘米厚的厩肥,厩肥铺好后用7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消毒(每平方米使用量0.3-0.6克,方法是:将敌可松撒在厩肥上,然后拌匀即可),消毒过后将厩肥踩实、踩平。

苗床做好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的深度不能太深,以1.5厘米为宜。播种后浇足水并扣上小拱棚。

(四)移栽

当手捻葫芦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栽。在移栽前,先按50厘米x30厘米的株行距挖穴,穴深为3厘米。然后垂直将手捻葫芦幼苗放入穴内并用土埋住根部,然后浇水。待水全部“洇”完后,覆土并略压实。

(五)田间管理

1.追肥

当主蔓长到50厘米左右时,应进行追肥。一般每株应追施农家肥1公斤;复合肥克。当主蔓长到1.2米长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一般每株追施农家肥1.5公斤;复合肥克。在手捻葫芦结果后,应进行第三次追肥,一般每株追施农家肥1公斤;复合肥克。

2.浇水

手捻葫芦的生长速度和果实大小与水分具有很大关系,如果缺水,不但手捻葫芦的长势很差,而且,其表皮还容易开裂,从而导致手捻葫芦失去把玩的价值。因此,浇水工作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在浇水前先看土壤的表土。只要发现表土略微湿润,即可不浇水,反之,则应该浇水。

但是,在手捻葫芦的开花期,则一定要控制水分,否则,就会影响开花的数量,降低手捻葫芦的产量。

3.中耕除草

手捻葫芦需要中耕3次。第一次中耕可在移栽成活后进行。此次中耕一定要浅,深度不能超过1.5厘米,否则,有可能将手捻葫芦的根系锄断,从而导致手捻葫芦的死亡;第二次中耕可主蔓长到50厘米左右时进行,此次中耕可以适度深一些,深度可以达到2厘米;第三次中耕可在六、七月份时进行,此次中耕的深度应该在2.5厘米左右。

除草应随时进行,当发现田间有杂草出现时,应随时拔除。以免杂草与手捻葫芦争夺养分和水分,从而影响手捻葫芦的生长。

4.搭架

手捻葫芦需要搭架才能更好的生长。常用的搭架方法是:先在手捻葫芦的四周栽上木桩或水泥桩,然后将木桩或水泥桩的顶端用竹条连起来并绑定即可。

5.引蔓上架

当主蔓长到50厘米左右时即可引蔓上架。方法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将手捻葫芦的藤蔓用绳子绑缚在棚架的柱子上,让其自由向上生长即可。

6.理蔓、掐尖、打杈

手捻葫芦怕风扰动,一旦有强风扰动,就容易导致翻秧(叶片背面朝上)。这对手捻葫芦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一定要适时理蔓,并把藤蔓每隔10-15厘米用绳子绑缚在棚架上。

如果副蔓过多,应及时掐掉,以免影响主蔓的生长。原则上,除了主蔓之外,留下两个副蔓就行。

在手捻葫芦挂果后,应及时将藤蔓上的尖端掐掉,以免因养分过多消耗而影响葫芦果的生长。

7.人工授粉

葫芦是异花授粉的植物。为了使手捻葫芦结得又多又好。可在开花期对手捻葫芦进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一般在下午4时后进行,授粉的方法与其它植物相同。

8.采收

当用指甲掐手捻葫芦的表皮有声音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一定要小心,避免将手捻葫芦摔到地上。在采收时,一般用剪刀将葫芦蒂剪断即可。

三、手捻葫芦的病虫害防治

手捻葫芦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果斑病、绵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

(一)猝倒病

猝倒病主要为害手捻葫芦的幼苗,可导致幼苗猝倒死亡。

防治方法:可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30%噁霉灵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1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72.2%霜霉威水剂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38%噁霜嘧铜菌酯倍液、69%烯酰吗琳·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倍液等进行喷洒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5天。

(二)立枯病

手捻葫芦幼苗出土至定植前均可受害,以幼苗中后期发生较多,严重时可导致葫芦成片枯死。

防治方法:可采用38%恶霜嘧铜菌酯倍液、41%聚砹·嘧霉胺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倍液、72.2%普力克水剂倍液等进行喷洒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7天。

(三)白粉病

白粉病可导致手捻葫芦叶片枯黄脱落,严重影响葫芦的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可采用20%四氟.吡唑酯、15%粉锈宁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倍液、10%多抗霉素-1倍液进行喷洒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5天。

(四)灰霉病

灰霉病可为害手捻葫芦的花、果、叶、茎等,可导致受感染组织软化或腐烂,对手捻葫芦的为害非常大。

防治方法:可采用40%嘧霉胺悬浮剂、碧秀丹或丙环唑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乙霉多菌灵,兑水15公斤进行喷洒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5天。

(五)病毒病

病毒病可导致手捻葫芦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可采用病毒Ⅰ号40克兑水15公斤进行灌根。

(六)果斑病

果斑病可导致葫芦果腐烂。

防治方法:可采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倍液、20%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倍液进行喷洒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5天。

(七)绵腐病

绵腐病可导致葫芦果腐烂。

防治方法:可采用18%甲霜胺锰锌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倍液进行喷洒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7天。

(八)蚜虫

蚜虫主要危害葫芦的嫩芽和茎叶。

防治方法:可采用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0倍液、25%的抗蚜威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一般需要防治多次。

(九)红蜘蛛

红蜘蛛主要危害葫芦的嫩芽和茎叶。

防治方法:

可采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倍液、15%哒螨灵乳油倍液、1.8%齐螨素乳油0~0倍等进行喷雾防治。一般需要防治多次。

四、种植手捻葫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种植地选择应科学

葫芦科植物都不耐重茬。因此,凡是上季种植过葫芦科植物(如黄瓜、南瓜、丝瓜、西瓜等)的地块一律不能种植手捻葫芦。同时,尽量避开过于黏重的土壤。

(二)花期一定要控制浇水

在手捻葫芦开花时,如果土壤不是过于干旱,尽量不要浇水!因为过多浇水会使葫芦开花稀少,而且还容易落花。所以,在此期间控制浇水很重要。但在结果以后,一定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

(三)引蔓上架后一定要绑缚牢靠

当手捻葫芦藤蔓上架后,一定要每隔15厘米的距离绑缚一次,因为这样绑缚可以提高葫芦藤蔓的抗风能力。如果不这样绑缚,藤蔓就容易被风吹翻,从而影响葫芦叶片的光合作用。

(四)手捻葫芦结果后一定要掐尖

掐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藤蔓对养分的消耗。倘若在葫芦结果后没有掐尖,就会导致葫芦果生长不良。因此,及时掐尖非常重要。

(五)发现病虫害一定要及早防治

病虫害对手捻葫芦的危害非常大。一旦发生各类病虫害,不但会降低葫芦的产量,而且还会降低葫芦的质量。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各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综上所述,手捻葫芦是传统的吉祥物件,有一定的市场销路。因此,种植手捻葫芦的前景较好,如果自己具备种植条件,可以先少种一些试试。一般情况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绍的方法进行种植,都是可以种植成功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手捻葫芦什么时候种植最好,种植时应注意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