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香之名现代已基本不用,绛字有两层意思,一是绛色物品,常指红色布类(绯帛),二为可以染绛色的物品,古代常用的有苏木、红花(红蓝花),茜草等。
涉及绛香的古代文献也较少,最早晋徐表《南州记》云苏方木:“生海畔,叶似绛,木若女贞”,结合明代《本草乘雅半偈》及清代《本草易读》有关降真香似苏方木互考,苏方木为苏木,与降真香都是豆科植物,具有共同的植物特征,其它红花、茜草的叶与苏木都相去甚远,因此《南州记》中之绛可能是降真香,但遗憾的是《南州记》本身有降真香条文,但并未指出降真香别名为绛,考《南州记》降真香条文,仅保存了“生南海山,又云生大秦国”字样,可能是有遗失的内容。
全宋诗有“绛香囊”字样,但没有更多的信息,不能确定是何物。
陈宓 和潘侯觅荔子中郎厨品在,诗老合先尝。尘骑将星载,筠笼柰雨妨。空遗*绢句,莫致绛香囊。此愿何当续,薰风竟一偿。清代《吴鞠通医案》和《理瀹骈文》也有“绛香”记录,虽未言明为降真香,但绛香均与沉、檀、乳香等香药一起出现,且前后文并无降真香字样,另《清实录康熙实录》有“绛香一九”条文,前后文也是有沉香、檀香而无降真香。考虑到降真香也常与沉檀香等同用入香方或药方,其它茜草、红花则较少与沉香檀香配伍使用,因此绛香很可能也指降真香。特别是《吴鞠通医案》中,对于一个胁痛的医案中,先处处方十于个,第一个方书“绛香”,后续10个方则书“降真”,更提示此“绛香”即“降香”,本药师曾论证过降香就是降真香的简称,降真香的别名之一:降香
清袁枚在《子不语》中有“复以二符入绛香末”的条文,而道家也是常以降真香入符,也从侧面说明绛香也是降真香的别称,此处取“绛”字一方面可能指降真香有绛色,另一方则指降真香是张仲景用的新绛,可以染绛之香的意思(茜草无香)之意。
附1:《吴鞠通医案》绛香条文
胁痛:伊芳氏二十岁肝郁胁痛病名肝着,亦妇科之常证,无足怪者。奈医者不识,见其有寒热也,误以为风寒而用风药。夫肝主风,同气相求,以风从风,致令肝风鸱张;肝主筋,致令一身筋胀;肝开窍于目,致令昼夜目不合、不得卧者七八日;肝主疏泄,肝病则有升无降,失其疏泄之职,故不大便,小溲仅通而短赤特甚。医者又不识,误以为肠胃之病,而以大*通之,麻仁润之,致令不食不饥,不便不寐,六脉洪大无伦,身热,且坐不得卧,时时欲呕,烦躁欲怒,是两犯逆也。《金匮》论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不待智者而知其难愈也。议宣通络脉法,肝藏血,络主血故也,必加苦寒泄热,脉沉洪有力,且胆居肝内,肝病胆即相随故也。
旋复花(五钱)炒*连(二钱)桃仁(四钱)归须(四钱)郁金(三钱)川楝皮(五钱)新绛(四钱)绛香末(四钱)苏子(四钱)
急流水八碗。
又服前方见小效,即于前方内加:丹皮(三钱,炒黑)生香附(二钱)减川楝皮(二钱)
又胁痛减其大半,但不得寐,时时欲呕,拟两和阳明厥阴,仍兼宣络。
半夏(五钱,醋炒)青皮(钱半)降香末(三钱)新绛(三钱)归
须(三钱)苏子霜(三钱)秫米(一撮)桃仁(三钱)川楝皮(二钱)广郁金(二钱)*芩(二钱)
煮三碗,日二夜一。
又昨方业已效,今日复苦药,即苦与辛合,能降能通之意,即于前方内加:(姜汁炒)古勇*连(二钱)
又昨用苦辛法,脉减便通。今日腹中觉痛,将近经期,一以宣络为主。
新绛纱(五钱)苏子霜(二钱)丹皮(二钱,炒)制香附(二钱)两头尖(二两)旋复花(五钱)元胡索(二钱)条芩(钱半,酒炒)桃仁泥(四钱)降香末(三钱)归须(三钱)
郁金(三钱)
水八碗,煮取三杯,日二夜一。
又昨日一味通络,已得大便通利,腹中痛止,但不成寐;今日用胃不和则卧不安,饮以半夏汤,覆杯则寐法,仍兼宣络。此仲景先师所谓冲脉累及阳明,先治冲脉后治阳明也。
半夏(一两)旋复花(五钱)降香末(二钱)秫米(二两)新绛(四钱)
水十杯,煮成四杯,日三夜一。
又昨与半夏汤和胃,业已得寐,但脉沉数,溲赤短,议加苦药,泄肝热而通小肠火府。
半夏(六钱)降香末(三钱)*柏(二钱,盐水炒)秫米(一两)新绛(四钱)旋复花(五钱)生香附(三钱)*连(二钱,炒)
煎法如前。
又昨日和胃宣络,兼用苦通火府,今日得寐,溲色稍淡,口亦知味,是阳明有渐和之。惟胸中微痛,背亦掣痛,按肝脉络胸,背则太阳经也。是由厥阴而累及少阳,肝胆为夫妻也;由少阳而累及太阳,少太为兄弟也。今日仍用前法,加通太阳络法。
半夏(五钱)降香末(三钱)*柏(钱半,盐水炒)旋复花(三钱)古勇*连(一钱)
桂枝尖(三钱)新绛(三钱)秫米(六钱)生香附(三钱)
煎法如前。
又绕脐痛者,瘕也,亦冲脉肝经之病。
桂枝尖(三钱)新绛(三钱)半夏(五钱)炒云连(一钱)当归(三钱,炒黑)生香附(三钱)淡吴萸(三钱,炒)小茴香(三钱,炒黑)秫又两和肝胃,兼治瘕痛。
半夏(八钱)青皮(二钱)吴萸(三钱,炒黑)新绛纱(三钱)小茴香(三钱,炒黑)生香附(三钱)旋复花(三钱)桂枝尖(三钱)云连(钱半,炒黑)淡干姜(二钱)乌药(三钱)秫米(一两)降香末(三钱)全当归(三钱,炒黑)
煮成四碗,日三夜一。
又腹中拘急而痛,小便短赤,皆阴络阻塞,浊阴凝聚之象。与宣通阴络降浊法。
桂枝尖(三钱)降香末(三钱)琥珀(三分,研细末)小茴香(三钱,炒)川楝皮(三钱)原麝香(五分,研冲)新绛(三钱)两头尖(二钱)元胡索(二钱)吴萸(钱半)归须(三钱)桃仁泥(二钱)
水六杯,煮成二杯,每服半杯,冲韭白汁两小茶匙,日二杯,夜一杯,明早一杯。
又仍用前方,但昨日未用半夏,今彻夜不寐,酉刻再服《灵枢》半夏汤一帖。
又因肝病不得疏泄,兼有痹痛,拟两疏气血法。
桂枝尖(三钱)川楝子(三钱)小茴香(三钱,炒黑)牛膝(二钱)防己(二钱)降香末(三钱)新绛(三钱)归须(三钱)蚕砂(三钱)桃仁泥(三钱)*连(一钱,吴萸汁炒)
又诸证悉减而未尽,左脉已和,右脉弦大,是土中有木,于两疏气血之中,兼泄木安土法。
桂枝尖(三钱)牛膝(二钱)郁金(二钱)归须(三钱)白芍(三钱,酒炒)杏仁(三钱)
蚕砂(三钱)降香末(二钱)半夏(五钱)青皮(二钱)川楝子(三钱)防己(二钱)新绛(三钱)小茴香(三钱)茯苓皮(三钱)
又右脉弦刚,土中木盛。
白芍(六钱,酒炒)茯苓块(四钱)郁金(三钱)桂枝尖(四钱)降香末(三钱)新绛(三钱)姜半夏(六钱)归须(三钱)广皮(二钱)小茴香(三钱)川楝子(三钱)
又脉弦数,头痛时止时甚,向来时发时止,已非一日。此乃少阳络痛,虚风内动也。
今日且与清胆络法,勿犯中焦。
桑叶(二钱)甘菊花(二钱)刺蒺藜(一钱)丹皮(钱半)羚羊角(八分)苦桔梗(一钱)炒白芍(二钱)钩藤(一钱)生甘草(八分)
又治下焦络法。
桂枝尖(二钱)泽兰(钱半)新绛(二钱)整当归(五钱)生香附(三钱)小茴香(三钱)白芍(六钱,酒炒)缩砂蜜(二钱,研细)郁金(三钱)
煮成三杯,日二夜一。
又八脉丽于肝肾,肝病久,未有不累及八脉者,用通补阴络,兼走八脉法。
桂枝尖(一钱)杞子(二钱炒黑)小茴香(二钱)杭白芍(六钱)归身(三钱)缩砂仁(钱半)新绛(钱半)桂圆肉
(二钱)
又法同前。
桂枝尖(一钱)全当归(三钱)桂圆肉(二钱)广木香(一钱)炒白芍(六钱)降香末(三钱)生香附(三钱)新绛(三钱)川芎(二钱)泽兰(一钱)
尹氏三十二岁误服大辛大温,致伤心阳,使下焦浊阴来攻,过提致少阳无忌,有升无降,上愈盛,下愈虚。且与镇固法,非治病也,特医药耳。
新纱(三钱)栀子(三钱,炒黑)半夏(六钱)旋复花(三钱)古勇*连(钱半)代赭石(一两,)降香末(五钱)焦白芍(三钱)紫石英(一两,研细)炙龟板(五钱)
煮成三大茶杯,分三次服,渣再煎一杯服。
又镇冲脉,泄胆阳,业已得效,仍宗其法。其血络之郁痛未能卒治,盖事有缓急也。
紫石英(一两)代赭石(一两)焦白芍(五钱)新绛纱(四钱)古勇*连(一钱)山栀(三钱,炒)炙龟板(八钱)旋复花(三钱)半夏(六钱)
苏氏三十二岁癸亥十月二十八日脉弦数,左尺独大,瘕居右胁,发则攻心,痛跃不止,病名肝着,先宜宣络,后补八脉。
新绛纱(三钱)归须(二钱)广郁金(二钱)旋复花(三钱)炒桃仁(三钱)两头尖(三钱,拣净两头圆)降香末(三钱)丹皮(三钱,炒)元胡索(二钱)
初二日肝着用通络法,业已见效,仍宗前法。但必须用化气丹间服为妙,取其治病而不伤正耳。
新绛纱(三钱)归须(二钱)元胡索(二钱)旋复花(三钱)桃仁(三钱)生香附(三钱)苏子净霜(三钱)降香末(三钱)半夏(三钱)广郁金(三钱)乌药(二钱)二帖。
初三日于前方内加:两头尖(三钱)丹皮炒(三钱)白芍(三钱)韭白汁(三小匙)
初六日药力不及,且用进法。
新绛纱(三钱)桃仁泥(三钱)藏红花(二钱)旋复花(三钱)归须(钱半)生香附(三钱)焦白芍(六钱)丹皮(五钱)川楝子(三钱) 三帖。
十四日仍宗前法。
新绛纱(三钱)桃仁泥(五钱)归须(二钱)旋复花(三钱)藏红花(三钱)降香末(三钱)子(三钱)三帖。
十六日甲子正月十九日业已见效,照前方日服半帖,丸药减三分之二。
经来五日,颜色已正,不得过行伤正。其瘕气,留为丸药化可也。兹拟宁心止汗。
白芍(六钱,炒)粉丹皮(三钱)洋参(二钱)茯苓块(五钱)制五味(一钱)牡蛎(五钱)小麦(三钱)水八碗,煮取三碗,分三次服。三帖。
甘氏五十岁凡两畔不同者,皆肝病也。此证气至丑寅则上升,暮卒复。左脉沉弦,右脉浮弦,升降失司,痰饮斯聚。
姜半夏(五钱)降香末(三钱)旋复花(三钱)小枳实(三钱)广陈皮(三钱)杏仁泥(三钱)苏子霜(三钱)*芩炭(八分)生姜(三片)
附2:《理瀹骈文》绛香条文
寒疝。(少腹牵引肾丸而痛囊冷如冰者甚则入腹冲心连腰亦痛膏贴脐下再用川楝子青皮乌药木香茴香吴萸良姜葫芦巴川芎同食盐炒熨重加川乌附子或只用生姜小茴川椒吴萸同食盐炒熨并缚之再以一包炒热布包夹囊下或坐身下○如攻心者用辟寒煎青皮香附苍术黑丑元胡各二钱灵脂木香吴萸大茴良姜官桂各一钱炒熨心腹并缚或加牛膝槟榔引下)寒湿香港脚。(膏贴三里穴穴在膝盖下三寸以手按膝中指尖尽处外旁即是属阳明胃或并贴脚背脚心再用川椒陈艾装布袋踏脚下或用姜葱椒茴同麦麸和醋炒熨并摊卧祷上熏取汗○若湿热痛或痿用清阳行水滋阴膏贴苍独防己知柏敷)○妇人白带久不止。(白带清冷稠粘或多悲不乐腰痛脐下痛或脐下冷属寒湿者膏贴脐上并对脐或兼两腰再用苍术半夏附子干姜官桂灶心土陈壁土贯众鸡冠花炒熨并缚脐或用本草治虚寒带下方蛇床子诃子肉五味子山萸肉杜仲续断)子宫冷(属寒湿者膏贴脐下或用蛇床子煎汤洗后贴文中有方)○小儿慢脾风。(久泻脾气虚寒所致症见文中膏贴脐上对脐文中有方又痘科门有方亦可参用)并治外症阴疽寒痰核冻疮跌打闪挫。○此膏力量甚大。非重症不可轻用大张。并不可轻加重药。(姜葱可加)局中常用单膏。十居其九。膏不过二三分。已足取效。加药所以助膏之不及。如可不加。不必妄加。太过则反为害。
生附子(五两)白附子(四两)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生草乌生麻*(去节)生大*两)独活灵脂黑丑头荆穗三棱莪术本赤芍白芍紫苏香附子白芷青皮陈皮天麻秦艽枳实浓朴槟榔远志肉益智仁杜仲牛膝川续断紫荆皮桂皮五加皮宣木瓜吴茱萸蛇床子补骨脂大茴巴戟天葫芦巴巴豆仁杏仁桃仁苏木红花草果良姜皂角骨碎补自然铜刘寄奴马鞭草红芽大戟商陆芫花防己甘草木鳖仁蓖麻仁生山甲蜂房全蝎蛇蜕荜茇甘松三奈*连*柏(各一两)发团(二两)炒蚕砂(二两四钱)干地龙(十条)生姜葱白(各二斤)韭白大蒜头桑枝苍耳草(全各一斤)凤仙草(全株约二三斤)槐枝柳枝桃枝(各八两)干姜艾侧柏叶(各四两)炮姜菖蒲胡椒川椒白芥子(各二两)○两共享油三十五斤分熬丹收○再入提净松香(八两)金陀僧(四两)陈壁土赤石脂(各二两)雄*明矾木香丁香绛香制乳香制没药官桂樟脑真轻粉(各一两)牛胶(四两酒蒸化如清阳膏下法)苏合油(一两)搅匀○临用糁麝末贴○一方加制硫磺(如过阴寒重症临时酌加最稳)
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
附3:《清实录康熙实录》绛香条文
辛酉。先是、上以皇太后六袠圣寿。命皇四子胤禛整备进献礼物。至是、恭进佛三尊。御制万寿无疆赋围屏一架。御制万寿如意太平花一枝。御制龟鹤遐龄花一对。珊瑚进贡一千四百四十分。自鸣钟一架。寿山石群仙拱寿一堂。千秋洋镜一架。百花洋镜一架。东珠、珊瑚、金珀、御风石等念珠、一九。皮裘一九。雨缎一九。哆罗呢一九。璧机缎一九。沉香一九。白檀一九。绛香一九。云香一九。通天犀、珍珠、汉玉、玛瑙、雕漆、官窑等古玩、九九。宋元明画册卷、九九。攒香九九。大号手帕九九。小号手帕九九。金九九。银九九。缎九九。连鞍马六匹。并令膳房数米一万粒、作万国玉粒饭。及肴馔果品等物、进献。
附4:《子不语》绛香条文
*着衣受网庐州府舒城县乡民陈姓者妻,忽为一女*所凭,或扼其喉,或缚其颈,旁人不能见,妇甚苦之。时将手抓领内,多出麻草绳索。夫授以桃枝一束,曰:“来即击之。”*怒,闹更甚。夫无可奈何,乃入城求叶道士,赠以二十金,延之家中,设坛作法。布八卦阵于四方,中置小瓶;以五色纸剪成女衣十数件,置瓶侧。
道士披发持咒。漏三下,妇人曰:“*来矣,手持猪肉。”夫以桃枝迎击之,果空中坠肉数块。道士告妇人曰:“如彼肯穿我纸衣,便好拿矣。”少顷,*果取衣。妇故意喝曰:“不许窃衣。”*笑曰:“这样华服,理该我着。”乃尽服之。
衣化为网,重重包裹,始宽后紧,遂不能出其阵中。道士书符作咒,以法水一杯当头打去,水泼而杯不破。*在东,杯击之于东;*在西,杯击之于西。杯碎,而*头亦裂矣。随即擒纳瓶内,封以法印五色纸,埋桃树下。复以二符入绛香末,搓为二团,付妇人曰:“此*亦有丈夫,半月内必来复仇,以此击之,可无患矣。”
越数日,果有男*狰狞而来。妇如其法,*乃逃去。
-点击参看王药师论降真香系列文章-
降真香为什么要叫“降真香”
降真香名字的本义是什么
最早记载降真香的道家文献是什么
降真香的别名之一:降香
降真香别名之二:紫藤香的最早记录可不见得是晋代!
国香王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