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田有感而发:“早在唐代的外国商船来广州的已有四千余艘,侨居广州的外商达十三万人左右。开元年间,这一年之中往来广州的客商竟达八十多万人次。有不少穿着奇装异服的外国人往来其间,想是北上经商的阿拉伯人等。”“侨居本地的外商还有信奉犹太教、基督教和拜火教的。”韦廷舒接口而道,“由于他们在岭南多从事香药贸易,传入阿拉伯药方,不少经济植物也移植岭南,如芒果、油橄榄、无花果等,这促进了我国医学、药物学和农学的发展。粤语中没药、葫芦巴、绿甘、污糟(肮脏)等至今仍在使用的俚语亦吸收了阿拉伯语等。”
李文田与薛宝田解说道:“本地还传入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历法、音乐、美术、舞蹈、服饰、语言、饮食以及其他风俗。例如当时和后世广州使用香药、斗鸡、蓄养黑奴、蛮婢等风俗即来源于这个外商团体。这时黑奴时称‘昆仑奴’,由一些外商从非洲、马来半岛、南洋等地贩来广州,或再转内地出售,成为富贵人家的奴仆。”
薛宝田得友人诉说因由,诗兴大发,即时吟哦道:
春风伴我上楼台,锦绣珠江入眼来。
一抹阳光照金碧,大江潮去复潮来。
“宝田兄,真雅人深致,且文思快捷,何用七步。”
“文田老弟,谬奖甚矣,”薛宝田把手远远一指,“那是什么塔?”
“那可是唐贞观时期所兴建的光塔,这塔不仅为岭南建筑文化增添异彩,而且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因为它是阿拉伯人民东方航路的终点,伊斯兰教东传及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韦廷舒:“古人曾说唐宋时期居住在广州市光塔附近的阿拉伯人的屋宇极为宏丽,楼高百尺,布置大方,连后花园也是池亭阁榭,花木掩映,常有外商上光塔祈风,祷告之声全城可闻。”
薛宝田很为赞羡:“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
儒宾正站在一隅,凝神远望那烟波浩渺,若有所思,突见行过来的李文田轻轻拍着肩膀问:“贤侄,想什么呢?”
“有才德的人效法太阳来显示完美的德行,吸收精纯的光明,吐去阴气凶氛。担忧光阴正如水一样急匆匆向东流去,我在心底里暗暗自励,警戒光阴像奔驰的骏马面对细小的缝隙飞快地穿过一样,愿我的医学技术也如日月一起天天长新,广布医德于普天下的民众。”
李文田正欲向后辈勉励一番,突见门童匆匆行上楼台说:“李大人,这请帖劳您过目。”
李文田翻开红帖一览,转回门童手中,面露不屑之色:“转回给他,说我今在要陪外地客人进餐。”
见门童下楼而去,李文田甚为感慨:“余赋闲在城之日,蚊都没有一只飞来打扰我,这些人听到我立即要进京述职,又连忙低声下气来巴结我,真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以至于此。”
再闲语片时,韦氏父子免阻李、薛两人休息便揖别而去。(43)
本文来源: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