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巴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古今奇案乾隆皇帝宝物被盗之谜
TUhjnbcbe - 2023/3/6 8:26:00

发生在民国时期的大案,为什么说它是大案呢?那是因为在这起案件当中,有多件古玩珍宝被盗,其中有三件是稀世珍宝。被盗宝物数量之多价值之高举国震惊,那么为什么又说它是一桩奇案呢?那是因为案件已经过去了将近80年,始终真相难明。

从三件稀世珍宝说起,它们分别是一对沉香狮子,一方温凉玉圭,一对*釉青花葫芦瓷器。这三件珍宝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就要说的中国历史上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了,叫作“泰山封禅”。古代帝王们为了显得自己“突出的业绩”,就特别喜欢去泰山封禅。每一次去,礼数一定要周到,人要到礼更要到。而这三件稀世珍宝,正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千挑万选,献给泰山的三重重礼,或者说献给天地的三重重礼。

先说这个沉香狮子,根据《泰山志》的记述。这对沉香狮子颁赐于乾隆27年,也就是公元年,这是乾隆皇帝第三次来到泰山。早在出发之前,乾隆就已经为这一次的礼物伤透脑筋了,颇费思量,不知道送什么好?直到有一天,他脑子里灵光乍现,突然想起前不久有一位大臣好像献了一件珍宝,就是一块沉香。

一块沉香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够形成。所以它的产量是极其稀少的,物以稀为贵,所以沉香在古代那是顶级的奢侈品。干脆就用沉香雕一对狮子作为礼物好了,乾隆皇帝当下就有了这么一个主意。于是乎,他就传谕造办处的雕刻匠人,依照图式把沉香狮子雕刻成型了。

可是这个沉香,它凝聚了油和木头两种特征不好下刀。本来就很难雕刻,而狮子的造型又很复杂。尤其是它头上那个发型,特别的繁复。要把它雕刻得活灵活现的话,那是难上加难。不过能给皇帝打工的,那肯定是手艺最为精湛的匠人。这群皇家工匠干劲十足,他们先是将一个个凹凸不平的沉香料做成了狮子的卷毛,然后又将每一块沉香拼接成狮子的形态,最后再加入必要的雕刻。一鼓作气,很快这个狮子就成型了。

现在就差这最后一步了,这是什么?见过舞狮吗?点睛。就是在这最为关键的一步,工匠们犹豫了,犹豫什么呢?那就是用什么来做这个狮子的眼睛比较合适呢?我们常说“画龙点睛”。那么这对狮子的精气神,可全在眼睛上。工匠们就在想,如果直接用沉香木来做眼睛,这跟狮身区分不开,不够突显也没有神采。可是如果用常用的玻璃料,倒是突显出来了,但是不够庄重贵气也不太好。

那用什么好呢?最后有一个工匠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用天然的树脂。这种材料不仅亮度好,而且还有一种水汪汪的清澈感。装上去一看,果然这两个狮子“活”了,眼睛是睛光四射灵动非常。乾隆皇帝一看,龙颜大悦大加赞赏,立马传谕将沉香狮子供奉在泰山的岱庙之中,必须让群臣都好好欣赏欣赏。

据说当时这对狮子,装在一个奢华的祭器宝盒之中,陈列在铺了红毯的香案之上。狮子上头罩着绿色的玻璃,下头则特制了一个金丝楠的底座,可谓是耀眼夺目,明星范十足。和这个沉香狮子相比,镇山三宝当中的第二件宝贝,是温凉玉圭。那更显示了大自然造物的奇妙,它被敬献的场合也更加地隆重。她是在乾隆皇帝60大寿,和孝宪皇太后80大寿的时候敬献的。那么当时为什么会选这件宝物呢?这就要说到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了,这个“武功”不是功夫的意思,而是*功打仗。

十全武功是十次战役,而这十全武功当中,乾隆皇帝最为得意的就是年出兵西域,平定南疆的大小和桌的叛乱这一仗。此战之后,大量的和阗玉作为贡品,开始运往北京城。根据史料记载,当时进贡的和阗玉多达2万多方。玉料被送到内挺之后,乾隆皇帝非常重视。只要是好的材料,都必须由他本人来决定它的用途。

话说有这么一天,和阗贡使又来敬献宝玉了。进殿之后,他大声奏到“陛下,我有奇玉奉献”。一听这话,乾隆来了劲了“快快呈上来”。直见被抬上来的是一块三尺多长的大青玉料,质地细腻结构致密,倒是一方好材料。可是外形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凭什么说它是奇玉?也许是看出了乾隆皇帝的疑惑,贡使立马奏道“恭请皇上亲手展抚此玉”。乾隆皇帝走下龙椅,伸手摸了一摸这块玉。神奇的事情,这个事就发生了。

乾隆皇帝首先摸了上头,冷冰冰的,接着又摸了摸这头,怎么是热的。一块玉两种温度,这让乾隆皇帝难以置信,连连感叹“这可真是一件奇宝”。这样的宝物,不就正适合供奉在岱庙里边吗?于是乾隆命人赶紧把此方玉料制作成一方玉圭。玉圭的顶端浮雕,由曲线连接的三个圆星组成,它分别代表着三光日月星。下半部则是一副海水江崖图。乾隆36年,也就是公元年2月,乾隆皇帝奉皇太后东巡。乾隆皇帝的銮驾恭谒岱庙叩拜礼罢,太监便捧出此玉,恭恭敬敬地供奉在泰山之神的神位面前。

从此岱庙又多了一件宝物,因为其半温半凉的特性,得名曰“温凉玉圭”。第三宝葫芦瓷瓶又是什么来头呢?话说是乾隆的55年,80岁的乾隆皇帝准备最后一次祭拜泰山。为了这最后一祭,他做做了准备。其中有一项准备工作,就是在乾隆52年隆重献上了一对宝物,就是这对*釉青花葫芦瓷瓶。这对瓷瓶是明朝嘉靖时期,景德镇官窑的产品,整体是束腰葫芦的造型,上头是一个半圆形的盖,盖钮是蘑菇形的。通体施*釉,瓶身上绘的是青花云纹,所以称之为“*釉青花葫芦瓷瓶”。

宝物造型敦厚古朴,线条青柔浑圆,青花光彩蓝泛紫色调浓厚,可称得上是瓷器当中的极品。与此同时,这对瓷器寓意极好,葫芦谐音“福禄”。而瓶上的青花云纹,一共有两种图案。第一种比较显眼,连纹怒放在缠枝之上,这寓意着“寿意绵延”。另一种图案,可能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可能需要大家动一点想象力了。缠枝分叉出来的这个图案不一般,这是五爪金龙。它的出现,让这对葫芦瓶又添了一份非同一般的贵气。

这对葫芦瓶珍贵到了什么程度呢?早几年,一件明嘉靖年间的“五彩鱼藻纹盖罐”以多万港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当时古代官窑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当时有专家拿着这两件东西做过比较,结论就一句话,*釉青花的价格比这件盖罐也就大概高出个十几倍,具体多少钱各位自己算,这“镇山三宝”也就介绍的差不多了。

如此珍贵的宝物,那肯定是严加保管是层层的保安,怎么会失窃呢?到底是谁盗走了它们呢?其实因为这三件宝贝价值连城,所以古往今来的无数贪婪的眼睛,都曾经盯上过它们。岱庙盗宝案是频频发生,这其中最为疯狂的就是民国时期,那个时候*阀割据比较乱。

年,北伐*进入山东,孙良诚被任命为山东省*府主席,得知岱庙藏宝众多。孙良诚这个家伙,就动了盗宝的心思了。他下令把岱庙改建成为中山公园,同时设立一个中山公园筹备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具体干什么的?泰山岱庙里的宝贝都收归到这个委员会里了。美其名曰统一管理,实际上您都懂了。不过幸运的是,这个改建还没有完成。孙良诚就接到了职位调动的通知书,让他撤出山东。

可是就在走之前,孙良诚没放过这些宝贝,他派手下一个营长,强行闯入岱庙宝物库,拿走了两大包东西。事后,宝库管事的进屋查看,有一层架子全都被搬空了。面对这样的场景,管事笑了。为什么笑呢?他口中连呼“老天保佑”。什么情况?宝物都丢了,架子都空了,还笑还“老天保佑”。当然了,你要是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估计也得面露笑容。原来,这个营长是个大老粗,根本就不懂文物的价值。进了宝库之后,他只挑大的拿。挑来挑去,挑中了5个大碗。当然了,这些也是文物,可是它们不过是几个普通的清代瓷器价值不高。

根据当时的市价,每个碗不过是3块大洋而已,而它旁边摆着的正是价值不菲的“镇山三宝”。你说是不是老天保佑?多亏这个营长是有眼无珠是拣大弃小,这起盗宝案算是有惊无险了。不过“镇山三宝”的危机还没有过去,这刚刚走了豺狼又来了虎豹。孙良诚撤兵之后,新来的*府主席叫陈调元。这个陈调元同样也盯上了岱庙里面的宝物。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他借口岱庙盗宝案频发。把这些个宝物全部移交到一个叫做“保管会”的地方,你看手段都是一样的。但这还不够,他又提议这些宝贝最好远离泰山,那就足够安全了。

于是乎,又计划着把这些宝物搬到济南去。结果,遭到了当地民众的极力反对,陈调元只得作罢。后来他也被调离了,宝物又重新回到了岱庙。再后来,来山东出任主席的是韩复榘。没有任何意外,他也盯上了岱庙的宝贝。他到岗之后,立马组织了一次岱庙视察工作,据说视察完之后,韩复榘大怒“这么珍贵的古物,你们就放置在一个破庙里面吗?你们的工作做得太不到位了,万一丢了怎么办?这样,你们先放到我那里去吧,由我亲自保管”。

紧接着,他也是准备给古物“搬家”,还是去济南。这一次电令都下了,结果同样遭到了当地民众的强烈地反对,还是没成功。没过几年“七七事变”爆发了,韩复榘不战而逃。逃走之前,韩复榘部队强行进入岱庙,洗劫了不少宝物。不过虽然这一次劫宝,让岱庙是损失惨重,但是最重要的“镇山三宝”并没有丢失。

那这三宝到底是怎么丢的?真正偷走它们的人叫杨安一。史书上就没有这位,你现在上网搜也搜不着他,他就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之前那么多大官大人物都没有得手“镇上三宝”,这个无名小卒是怎么得手的呢?年4月11号,新上任的泰安县知事叫张光沐。按照惯例,委派下属教育科长叫张子玉,会同古物保管委员会人员前往岱庙视察。古物储存室建在岱庙道院之内,是院屋重重门禁森严。其房门钥匙分别掌握在两个人的手中,外门的钥匙由岱庙道士尚士廉保管,内门钥匙由古物会秘书石景春掌管。

必须两人同时到场,才能打开宝库的门。那天上午10点,张子玉就召集齐了这两个人,当场开启房锁。随着“吱扭”一声,沉重的库门被缓缓打开。这时令人咋舌的一幕出现了,所有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看到了什么?看到库房之内一片狼藉,木箱乱堆在地上。仔细查看,散乱的木箱里也只剩下麻丝棉絮,很多宝贝都不见踪影。最后通过统计,丢了多件宝物,这其中就包括了之前我们所说的温凉玉圭和*釉葫芦瓷瓶。这么多的精品珍品都被盗了,消息传出立刻引起了轰动,迫于舆论的压力,当地侦查队被勒令必须限期破案。

侦办人员首先怀疑的就是那两个有钥匙的人,因为在发现盗宝之前,这个门锁还好好地锁着。可宝物的确是丢了,那怎么进去的呢?说明盗宝之人有钥匙,所以侦办人员先抓了岱庙道士尚士廉,前后关了20多天,老虎凳辣椒水,各种招数都使劲了。可是尚士廉就是不承认,他给出两点理由。第一,他自小依庙为活,是无家无业无儿无女,他要这些宝物何用呢?没有用处。二是自己掌管的只有外门的钥匙,纵使他真动了歪脑筋,也只能开外门没有用,也是惘然。

说的有几分道理,后来再一调查,事情的确就像是尚士廉说的那样,侦办人员就立即解除了他的嫌疑。再去问掌管里门钥匙的石景春,得到的回答也差不多,我只有里门钥匙,尚士廉不给我开门,我也进不去,调查到这就陷入僵局了。的确,盗宝之人必须是一个同时有里门外门两把钥匙的人。那这样的人存在吗?

侦办人员仔细这么一问,石景春和尚士廉两人一对,一起合计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杨安一,时任泰安县情报室的主任。为什么会想到他呢?因为在半年前,他曾经来过,说是奉上峰之命,要入室查验古物,命令两人立即交出库房钥匙。知道这是特务头子,两个人不敢多问,老老实实地交出了钥匙。其实杨安一进去之后,我很快就出来了,两把钥匙也当场就还给他们了。随后他还表扬这两个人,你们保管得不错吗。接着他又问道,这个夜间有人值守吗?两人异口同声说没有,我们都睡着了。

听了这句话,杨安一就匆匆离去。现在想来,杨安一行为极其可疑,嫌疑很大。他曾经单独接触过两把钥匙,又询问过宝库值守情况,知道夜间没人值守。他这是要护宝还是要盗宝呢?听了石景春和尚士廉两人的描述,侦办人员认为杨安一有重大作案嫌疑,如果真是他的话,案子恐怕就很难查下去了。原因有两点,杨安一那次进入库房,已经是半年之前了。过了这么长时间,还能留下线索吗?二,杨安一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这个特殊身份极有可能会给案件的侦破带来麻烦和阻碍。什么身份呢?他是杜中的亲信。

杜中是什么人?他是当时泰安县最大的领导。那个时候的职位叫“泰安道尹”,相当于现在的县长。这个人可不是什么好鸟,泰安沦陷之后,他做了日本人的走狗汉奸。大搞强化治安,震压残杀抗日志士。因而在年泰安设道之后,杜中当上了伪泰安道尹。杨安一正是这个时候来投奔他的,由于他各方的逢迎钻营有术,很快就被提升为县署情报社的主任,成为了杜中最信任的心腹。所以侦办人员这就很担心,万一查到杨安一的头上。杜中会不会包庇他呢?会不会干预呢?

可事实上恰恰相反,杜中听完汇报之后大吃一惊,表示“必须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不仅如此,杜中还决定亲自来查。有了杜中的参与,或者说推动,案件调查格外地“顺利”。杨安一很快就露出了破绽,至于为什么“顺利”就知道了。很快杜中就带着两名勤务兵,来到杨安一的家里询问情况。杜中开门见山,质问盗宝案是否与杨安一你有关?杨安一矢口否认。两天之后,杜中又派勤务兵去了解情况,这一次杨安一还是不承认。可等第三次去的时候,杨安一一家人跑了不知去向。

屋内十分凌乱,分明举家逃盾。在全省大搜捕之下,这个杨安一很快就落网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更顺利了,被抓之后经受不住用刑,杨安一立马就交代了案情。他说自己来了泰安之后,便听人说起过岱庙库房里的古物文物,那是价值连城。一开始也没有什么想法,可是没过多久,自己认识了一个女人叫冯宋氏。两个人很快就勾搭成奸了同居,于是乎花销逐渐就慢慢大了起来。再后来冯宋氏怀孕了,生了一个儿子,花销就更大了。

于是乎,他便打起了岱庙宝物的主意。盗窃过程说起来也很简单,他先找个借口拿到了两把钥匙,偷偷印在了事先准备好的泥模之上,这就得到了复制的钥匙。然后他又找几个帮手,晚上悄悄地潜入岱庙。用钥匙打开门,进入库房偷走宝物,案件就这么简单真相大白。杨安一最后被判了一个有期徒刑12年6个月,褫夺公权十年,其他从犯判处有期徒刑数月不等。

至于被盗宝物,有一半比较幸运,在侦缉队的全力追寻之下找回来了,这其中就包括我们前面说的温凉玉圭和*釉葫芦瓶。讲到这,震惊一时的岱庙盗宝大案,终于是落下帷幕了。这个案情不是很清楚很清白的吗?怎么一开始说这个案子80年来真相不明呢?因为这里头还有两个疑点。

第一是关于这个杜中的,大部分专家认为,他很可能是本次案件的漏网之鱼。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杨安一是杜中的亲信,两人关系非常好特别好。杨安一一犯事,杜中丝毫没有犹豫,就要求严查,这不是他的做派。第二,案件之所以这么顺利,在既没有人证又没有物证的情况下,就锁定了杨安一,是因为他逃跑了自爆了。可是他为什么突然要逃跑呢?正是因为杜中在调查过程当中,他直截了当地质问盗宝案是否与他有关,这打草惊蛇。

这是不是不符合常理?你怀疑一个人做了坏事,你要去调查,应该是旁敲侧击,或者说暗中查证,哪有开门见山地说“是不是你做的?不是,再见。是,带走”,哪有这样的事?杜中的做法很有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刚刚说到“顺利”两个字。第三点问题就更大了,此次盗宝案中有两个涉案人员,一个叫杜仲廉,一个叫杜荣第。这两人都是杜中的亲戚,他们能够参与进来,你能说和杜中没有任何关系吗?

所以这杜中极有可能是本次盗宝案的主谋杨安一的保护伞,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盗宝,但是他很有可能知情,甚至他是幕后黑手也说不定。这是第一个疑点,那么第二个疑点是什么?跟“镇山三宝”相关。有专家认为,宝物虽然被追回来了,但是它们身上透着古怪。

先说这*釉葫芦瓶,当时档案中明确说是“一对”,并且有照片为证。但是现在保留在博物馆中的只有一只,另一只仅存瓶盖,为什么说法不一。有人说是杨安一出逃的时候摔碎了一只,但是这起盗宝案的结案陈词当中,写明了葫芦瓶是“完璧而归”的,这就矛盾了。另外一只不是出逃摔碎的,而是文物库房坍塌给砸碎了。可是这种说法也有漏洞,因为瓷瓶一直以来是密封在铁箱之中的,即便是破损也应该有瓷片可以修补,不至于片瓷不存。总之,这两个说法都说不太通。

温凉玉圭,我们现在看到的分为上下两截的,全长92.2厘米,然而在之前的所有记录当中,这方玉圭是分为上中下三截的,全长1米左右,也有照片为证。这又是怎么回事?跟这起盗宝案有关系吗?不好说。最后再来说一下这个沉香狮子,虽然它并没有出现在失盗名录当中,但是它的下落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看这张照片,这是现在岱庙所存的沉香狮子,它什么造型?前腿直立臀部坐地尾巴翘起。再来看这张照片,这是民国时期拍摄的沉香狮子,臀部高扬狮尾突起,狮头回转大口张开,无论如何也没法说这是同一件东西。那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有人调了包吗?是杨安一干的吗?

可惜的是,后来时局混乱,主犯杨安一趁乱逃跑,从此人间蒸发,这些问题也就石沉大海无从知晓了。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头说这是一桩历史悬案的原因所在。因为其实现在还有不少的历史学家和文物专家,仍在致力于破解这桩谜案,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之下,终究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就让我们一起共同期待。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今奇案乾隆皇帝宝物被盗之谜